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读书
《我们仨》里,杨绛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仨》里,杨绛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者: 叶清岚 | 来源:发表于2016-10-30 15:30 被阅读1833次
《我们仨》里,杨绛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在这个梦里,先生回忆着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以及那些琐碎却甜蜜的往事中,触发的感受。

在梦中,我看到了先生对于人事物的描述,感受很多。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难管的是嘴巴。

不知道的事,别问。守规则,勿忘警告。

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以及信息的传播速度,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有时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任何事都总想一探究竟。可其实事情本身的神秘性,有时也是一种美。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是一门艺术,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都需要经历张嘴,然后闭嘴的过程。

我是一个很不会说话的人,大概就是大家说的情商低。明明没有恶意,可说出口的意思却变了味儿。说话的对象、场合、语气以及它的顺序,其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不知道怎样说最为恰当时,就认真倾听和观察,管住自己的嘴巴吧。

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我喜欢回家,哪怕就静静在家里待着。可以和妈妈聊聊天,可以和爸爸侃大山,可以和妹妹逗闷子,可以和大姐一起逗逗大外甥。我们一家人相聚,无论在哪里,都是最好。

卸下一切疲惫,放下一切重担,看看对面被你逗笑的他们,瞬间也会傻乐起来。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的奔波和忙碌都是有意义的,好像就是为了此刻的相逢。岁月静好,心亦安稳。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在一起,就是家。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突然抽痛,紧缩了一下。人都是这样的,年轻时,无所畏惧,觉得整个世界被自己踩在脚下。越到后来,身份的转变,牵挂多了,心也就更加柔软了。人一旦为人父为人母,心上的快乐和泪,便不会停。

有时想想,人生数十载,拼命努力过好是为什么呢。人的最终结局,都会归于尘土。可渐渐长大,开始明白。是为了身后两双殷切的眼睛,为了和他们分享诗和远方,为了不让他们干枯的眼泪,在心里流淌。

为了他们,请努力、勇敢、坚强的活着。给他们心以抚慰,让他们不再疲累。

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因为不同,才会多姿。我们每天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总会不同。年轻时,觉得一定要多学东西,然后拼死拼活地想得到主管的认同。不谙世故,觉得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却不知冷刀、冷脸的危险。

人是利益的矛盾体,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便会如刺猬一样,见谁扎谁。而你说我深谙世故啊,吃瓜观众又来了。

“就知道拍领导马屁,上了十几年学,就学会溜须拍马了吧。”

“领导来了,屁颠颠干活了。领导一走,立即趾高气扬,翘着尾巴,喝茶水去了。”

你看,我们不是人民币,做不到所有人都满意。所以你要明白:仅有的一次人生是自己的,做好自己最重要。

善良,简单,随性而为。好好生活,认真看待世界。

既然不受欢迎,何苦挨上去自讨没趣呢。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总会屈服某些东西。比如,你明明很讨厌这个人,但因为他人脉关系广,你不得不和他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联系。比如人家明明不喜欢你,可因为某些利益,我们也会曲意逢迎一下。人的生存本就是不易的,需要在各类人中摇摆。

如果你是上述这些,说明你还如蝼蚁般弱小,不堪一击。你需要做的,不是在不喜欢的人身后,唯他们马首是詹,而是观察自己,同自己对话。你需要认真分析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熠熠生辉。

你足够强大,足够耀眼,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来。

我们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

日常的感受,其实都是琐碎的小事,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而真正用心,会生活的人,是会真切感受当下美好的。

之前看到过好多写作者更新自己和老公之间的日常,记录那些微小却感人的画面。我们都置身这片洪流中,都深知生活没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物质满足,精神追求,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而无论暖心的日常也好,糟心的一天也罢,他们或用文字,或用影像记录下当时那刻。等日后细细回味,会发现原来那才是我们最美的时光。

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经营,过得舒服,才能活得精致。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每当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时,我会说相同的兴趣很重要,要能谈得来。不能我聊东,他奔西,那样会很累。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钱钟书:”《管锥篇》和《堂吉柯德》是我们最后的书了。你给我写三个字的题签,我给你写四个字的题签,咱们交换。“

杨绛:”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见得人吗?“

钱钟书:“留个纪念,好玩儿,随你怎么写,反正可以不挂上你的名字。”

明明是两位老人,却还充满着天真童趣,对任何事还抱有兴趣,在于找到了知音人。记得书中描写,杨绛先生为了钱钟书先生编写《全宋诗》,做起了“贤内助”,陪钱钟书先生买书,替他剪贴,听他和自己商榷。懂得付出,知晓大义,大概这就是贤妻的定义吧。有那样一个人,将你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这大概是爱,更是了解吧。

遇到爱很容易,而了解是可遇不可求的。

从这本书中,似梦似回忆般,我真切看到了了解。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扶持。从两个人到三个人,到几个家庭,甚至到社会、国家。他们彼此理解,在琐碎生活下,依然保有文人的雅趣,是何等的难得。可人生其实是由无数个相遇和别离组成的,我们不断擦肩,相遇,然后分别。

但纵然人生是一场场别离,人间也没有单纯的快乐,可因为有了解我的你,即使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生也不会有尽头。我们在这场不散场的约定下,品尝了人世间的美好和艰辛;我们在人情冷暖下,依然保持我们的纯真初心;我们依然在行将暮年,流干泪水时,彼此安慰。惟愿,足矣。

从此,我们仨,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附录书中的一些话:

1.等待是很烦心的。我叫自己别等。

2.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的不一样。

3.梦想为劳,想累了要梦魇的。

4.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5.一个人在昏黑的乱山里攀登,时间是漫长的。

6.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7.那时候我年纪小,不懂得造化弄人。

8.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

9.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

10.风和日暖,鸟鸣花放,原是自然的事。

11.不论什么工作,只要是正当的,我都做,哪有选择的自由?

12.选择是一项特殊的本领,一眼看到全部,又从中选出最好的。

13.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

14.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15.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记录一下,也许会记得更深,一起体会吧。


我是夜铃,欢迎交流!

相关文章

  • 《我们仨》里,杨绛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在这个梦里,先生回忆着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以及那些琐碎却甜蜜的往事中,触发的感受。 在...

  • 学习优秀

    杨绛先生——《我们仨》

  • 读《我们仨》

    读完《杨绛传》,又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很多情节是重复的,不过还是坚持读到最后。写《我们仨》是杨绛先生重温了...

  • 《我们仨》:那些生离死别教会我的事

    读《我们仨》时,看到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说“让阿圆回去”,看到钱先生对杨先生说“绛,好好里(好生过)”,看到杨绛先...

  • #第二周#《我们仨》——平凡生活中的最温暖的爱

    这周队友推荐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直都没有读过杨绛先生的书,这是第一本。 《我们仨》是杨绛在2002年92岁高...

  • H67/100 王茹:听书《我们仨》

    最近早晨听杨绛先生写得《我们仨》,每天早晨送梓百上幼儿园,然后去公司的路上听一会儿。 《我们仨》该书讲述了杨绛先生...

  • 杨绛先生,你不必再一个人思念。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杨绛先生《我们仨》最后一章的标题。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女儿、爱人相继去世以后,撰写的自...

  • 《我们仨》读书笔记(更新中)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晚年著作,语言平实朴素,感情却娓娓道来。 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备受感动,只看目录前面的几...

  • 《我们仨》杨绛先生 读书笔记

    《我们仨》杨绛先生 读书分享 一、好句摘抄: *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 本周工作小结

    一、本周阅读及工作要点: 1.本周阅读:杨绛《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主要是对与丈夫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里,杨绛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ay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