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想给秦汉史人物系列写一个结语,写着写着发现这不止是秦汉史人物的问题,我们从历史中能够获得什么?也是我想在本文中着重谈的。
图1-回顾意味着告别如果我们抛开历史进化论、历史循环论这些错误的史观去看,秦汉时代的问题,后世还会反复出现,只不过换个名字而已。
就外敌来说,匈奴变成了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日本、苏联。处理手段,无非是和亲和征战,和亲自宋代澶渊之盟后,变成条约。虽然今天我们回顾头来看,这些强权都被我们最终战胜,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但历史实际的过程,仍是血腥和杀戮。哪一次民族融合不是沾满鲜血?在以汉族为统治民族的朝代中,除了宋朝,我们对外的政策基本是成功的。汉朝打跑匈奴,唐朝灭突厥,明代赶走蒙古,本朝抗美反修。解决问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在回顾心神激荡的汉唐气象时,不应忘记,汉高帝的平城之忧,唐高祖称臣突厥事,明英宗被俘瓦剌,本朝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大国崛起,也要谈韬光养晦。冯唐-李广-卫霍-苏武,这些武将和使节,在后代变成了李靖、李劼、侯君集、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杨家将、岳飞、吴玠、余玠、蓝玉、徐达等等。
就内部来说,封建与郡县之争,自秦代李斯以来,经汉代贾谊-晁错-主父偃,一直延续到1953年大行政区的撤换。七国之乱,后面是八王之乱,泾原兵变,靖难之役以及高饶事件。贾谊-晁错,也变成了柳宗元、陆贽、李德裕、赵普、叶伯巨、方孝孺等等。
就政治力量而言,皇帝、宗室、外戚、近侍(后来变成宦官)、士人,在后世也一直如此。大体来说,汉族朝代重视士人和近侍一些,异族朝代重视宗室、外戚和家臣。如何在几种力量维持平衡与合力,几乎是每位当国者面临的头等大事。这几派力量,没有好坏的道德判断。党锢之祸、东林之误国以及今天的自由派,历史证明,它们当政也未必就天下太平。
就意识形态而言,五行终始说的蟺代观念,从汉家尧后直到清帝逊位诏书,形式上都在延续。汉朝火德,宋朝火德,明朝没明说实际也是火德,本朝没明说,实际也是火德。汉代是反秦继周,隋代是反魏继汉,唐代反隋继汉,宋代反五代继唐,明代反元复宋,民国反清复明,本朝承认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如果你现在是某个公司的高管,某个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你会觉得太有用。如果你是个普通职员,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不是为了增加历史知识,这些内容确实没什么用。
几乎所有的历史普及者都不会告诉你以下两个事实:
1、历史是门“贵族”学问,真正能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需要基本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人生阅历。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和隔靴搔痒。
2、历史是需要大量死记硬背的。不记住年代、地名、制度等相关知识,很难深入下去。
其实,抛开这两点,历史和今天的世事区别不大。只不过古代用年号纪年,今天用公元纪年。古代叫宰相,今天叫总理。古代叫屯田,今天叫生产建设兵团。古代叫太庙,今天叫纪念堂。古代叫凌烟阁,今天叫军事博物馆。古代叫封侯,今天叫授将。古代叫御史,今天叫纪检委。古代叫巡按御史,今天叫中央巡视组。古代叫属国、羁縻府州,今天叫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忘记这些背景读历史。读杜甫,你就知道忧国忧民,没看到他早年的意气风发,你就知道伟大爱国和热泪盈眶,没看到挨冻受饿的穷酸。读苏轼,你就知道豪放和有趣,就知道那是士大夫的乐园,没看到宋人精神世界里的无奈和不安,他们想汉唐雄风而不得,就骂秦皇汉武。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股气还是朱元璋帮他们出的。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想让读者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个系列系统地学习严谨的知识,是收效甚微的。在这个解构主流价值的时代,谈点严肃的家国情怀,似乎也是屁用不当。但有句话,我想来想去,感觉古今通用,各阶层通用,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魏晋的小清新风度,挡不住五胡南下;宋人的谈经论道,也挡不住金人残杀。只有向汉朝那样,在隐忍中发展自己,然后彻底逆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