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自得其乐学论语
为政篇第八:子有深爱,孝才有“色”

为政篇第八:子有深爱,孝才有“色”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4:12 被阅读20次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里,有一个孔子关于孝的态度。不让父母劳累,让父母衣食无忧,即是养父母之身,对此,孔子认为,这还不能算是孝。因为,这是对人子的最起码要求,人人都容易做到,且人人必须做到,这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的应有态度。但这还不能算是孝。孝,要有“色”,有愉色和婉容。

           这句话里, “色难”,也有两说,一是侍奉父母的容色,“难在承望父母的容色(钱穆语)”;另一是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即“孝子奉侍父母,以能和颜悦色为难(钱穆语)”。大多数注释者,如杨伯峻、钱穆先生都是认同后一种说法,个人也赞同他们的说法。

            子女对父母的孝,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长久的,只要父母在世一天,就要对他们孝一天。世上最难的事是什么?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对父母的孝便是如此。只有子女对父母有最深的爱,方能几十年如一日,孝父母,矢志不渝,且能和颜悦色。正如《小戴记·祭法》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和有婉容”。人的脸色,是人的真情流露,只有对父母抱有真爱、深爱,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和颜悦色的孝顺父母。

            孝有孝养、孝顺、孝敬,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还要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承顺父母,并且始终如一,这算是真正的孝道。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套用一下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偶尔对父母行孝时有愉色、婉 容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和颜悦色地孝顺父母?孔子认为“色难”,我想正因为此。一个人不是对父母有最真挚、最深沉的爱,又怎么能做到在孝顺父母时,始终都是保持和颜悦色,保持愉色和婉容呢?

            常言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通过父母的抚养,自己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养育子女,牺牲很多时间,花费无穷精力,养育子女,回想一下,父母对子女不也正是如此吗?怎能不对父母抱有深爱?你温声细雨地哄孩子,当年父母不也是这样对待你的吗?当父母老了,奉侍父母时,难道不应该和颜悦色吗?子有婉容,父母才有悦色,才能开心度晚年,养父母,少有和色,给以“嗟来之食”,父母又怎么能吃得下去呢?这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孝呢?

    从这一章及前三章,共计四章,孔子都在谈孝。针对不同人,给了不同的答案。但更多的是说到孝的本质,和孝的高级境界。让父母衣食无忧,养父母之身,在孔子眼里,竟算不得是孝,孔子认为为,孝要“无违”(为政篇第五),不要违反“礼”,让父母蒙羞;孝,就要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担忧,除了担心子女的身体(为政篇第六);孝,就是对父母要敬,孝敬就是这个意思(为政篇第七);孝要有婉容愉色,既要孝顺(为政篇第八)。并且,《礼记》里,也多次谈到孝,后人更编成一部《孝经》,将孝与为政联系起来,流传至今。可见,孝乃人之大伦,关乎国家。为人,怎能不孝?孝,就要念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十倍、百倍地回报以深爱,方能称为孝。谈“孝”的种种,如果没有对父母最深沉的爱,如何能做到?陈百强有一首歌叫《念亲恩》,常念亲恩,加倍回报,方能称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篇第八:子有深爱,孝才有“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z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