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景德镇等我

作者: 春风巷72号 | 来源:发表于2016-12-02 11:10 被阅读0次

心中始终对景德镇有一种微妙的情结,私心觉得中国的三魂至少有一魂是藏在陶瓷里的,而陶瓷的七魄至少有四魄是在景德镇。当初填写志愿的时候甚至蠢蠢欲动想去景德镇的陶瓷学院,奈何不符合要求。

三年后我终于来到景德镇,亲手谱写与景德镇的缘分,见到它的那一刻,竟有一种“与君初相识,却似故人归”的奇妙感觉。似乎是有前缘,它一直在等我,等我的归期?

未染铅华的瑶里古镇

瑶里,即窑里,景德镇的一切都与陶瓷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瑶里古镇起先就是一个因陶瓷而得名的古镇,不远的地方就是高岭山,出产传说中的高岭土。

那条静静流淌而过的瑶河,曾经应是万般繁闹,如今打土的震天响声已经消散,河水已经沉淀清澈,河面来往的运进柴火运出瓷器的船只也已经不见踪迹。如今的瑶里是平静的,极平静,曾经的繁华已经洗尽,却未曾沾染现代的浮华,像一个深山里清澈的少女。

一路悠闲地踱着懒步,似归人亦似过客。古老的房屋旁边围着篱笆,园子里种着好些蔬菜,有小狗在园口看园子,听到母鸡带着小鸡觅食的声音。悠长狭窄的小巷里偶遇拿着农具外出劳作的乡人,窥探到昏暗的民居里满是浓烈的生活气息,老爷爷在闲静地躺在太师椅上抽着烟斗,老奶奶却闲不住,忙东忙西地擦着桌台。

我不禁想起那首诗——《我想和你一起生活》: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只因这生活太安逸了,连瑶河里的鱼都是在安逸地游着。河边石阶上一些妇女在漂洗衣服,孩子们在河边玩耍,何其温馨。

江风清凉,江水哗哗,我在江边的小亭里坐着,不带一丝杂想,也不带一点忧愁,只是静坐在江边,听着江水清澈的响声,内心得到了最真实的宁静。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最后顿悟成佛,我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想他在参悟的时候,心中一定是极宁静极安详的。不知何时,竟然睡着了,亭边时有游人走过,我竟没有被他们的脚步声惊醒。梦醒之时,日已偏西。

这半天都在此虚度而过了,还想在此虚度一辈子的时光,在这里,时光走得很慢,路过无声,人把日子过得悠长悠长,小巷一般,青苔遍生,日光温暖,沉醉不知归路。

青苔小巷
古窑的圣火千年不灭

古窑是必看不可的,不能参与曾经景德镇的繁华,只能到古窑寻找一些可以在脑海中复原旧时景象的证据。

古窑的老师傅展示着原始的手工制瓷工艺:一气呵成的拉胚,17秒的画花,随性自如的浇浆……每一道工艺都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看着一团泥巴在拉胚师傅的手里变化万千,

导游小姐这样介绍说:“我们景德镇的人就是这样,不管老的小的还是年轻的,都在玩着泥,玩出了精彩,玩出了奇迹。没想到哦,一个碗就这样做成了,瓷器是一个跨越阶级的东西,它可以登高贵的殿堂,也可以来到老百姓的身边。”是啊,从远古时期的陶器到现在我们吃饭用的碗,陶瓷一直陪伴着华夏儿女,我们的每一步都有它的参与。

在我看来,中国就像一个瓷器,它本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土,经过大火的烈烧,脱胎换骨,变成美轮美奂的陶瓷,这像极了中国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无论内忧还是外患,但是中国至今还坚强地屹立着,不曾倒下。它可以是华丽之至的珐琅彩,也可以是朴实有味的青花瓷,还可以是奇妙无比的变色釉,这像极了中国的文化,诗庄词媚曲俗,各有风姿,各得所爱。金银多闪耀,却会被岁月消磨掉光彩,而陶瓷就算被埋在泥土里上千年,却可以依旧美丽,光彩丝毫不减,这大概就是陶瓷最大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的魅力所在,永恒之美,最是动人。

在瓷碑长廊间看到清人郑延桂的一首诗,诗四句:鹅项滩头水一湾,驳船禾干积如山。瓷件茭成船载去,愿郎迟去莫迟还。可想当年,瓷器和瓷器贸易的兴盛,男子也许就是一个商贾,常载着满船瓷器远去他乡做生意,家里妻子却不舍分离,一句“愿郎迟去莫迟回”像一个撒娇的小姑娘。

紧接着想到《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巧的是,浮梁就在景德镇,刚进古窑景区时就看到湖中建着一家茶庄,名竟是“浮梁茶庄”,虽然没有亲尝,但想应是佳茗,名茶装在名瓷里,当是锦上添花,交相辉映。

复建的古窑气势恢宏,可以观想当年的风采,馒头窑精巧,龙窑大气,镇窑辉煌。前两年,御用窑六窑重烧,成功烧制出了一系列名瓷,古窑的生命重新延续,通红的窑火千年不灭,景德镇的陶瓷工艺薪火相传。

拉坯 整形 浇浆 刮底 瓷器绘画
这方土地叫景德镇

景德镇的“景德”二字,是一位皇帝的年号,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便把自己的年号赐予它为名,从此景德镇成为一个传奇的名字。

漫步在景德镇街头,才真正感受到景德镇的文化底蕴。尽管当初的官窑制造的辉煌已经不在,但是陶瓷已经融进了景德镇的血肉里,你可曾看见过有一个城市,它的路灯是用陶瓷制成的,它的垃圾桶也是用陶瓷制成的,它的井盖还是用陶瓷制成的?更不说其他器物,它就是景德镇,这只能是景德镇,一个由陶瓷建成的城市。陶瓷不但给了景德镇身躯,更给了它魂魄。

景德镇的精神是什么?是如瓷的精神,一种大朴大华的精神。如今的景德镇不似当年风光,似乎是没落了,在现代文明的挑战下落了伍,但是却全然不见它有落魄之感,因为它的瓷文化一直在延续,景德镇人对陶瓷的炽爱与虔诚依然如旧。古窑展示区里的老师傅们,他们不厌其烦地重复展示着自己的技艺,让人们了解陶瓷,那是他们最珍贵的骄傲。他们多数人几乎一生都重复着那一个动作,所谓匠人,所谓匠心,便是如此。无论何时,只要瓷器还在,景德镇就在。

夜晚的景德镇很热闹,灯红酒绿却不显浮躁,景德镇人心中的自豪和满足感溢于言表。大妈们跳着广场舞,竟有一种歌舞升平的感觉,似乎是古时奉旨造瓷几经失败终于成功烧制而出的喜悦,载歌载舞庆祝。我想今时的景德镇和古时的景德镇是一样的,无论是生活在古时荣光无限的景德镇,还是现在铅华洗尽的景德镇,他们都是幸福的,因为这片土地叫景德镇。

从景德镇回来好几天,都还恍惚以为自己还在景德镇,还在瑶河边悠闲打着盹,还在与瓷器做着跨越千年的对话。期间意外听到一首《我在景德镇等你》,心再次回到了景德镇,本是想去了却心中的憧憬与念想的,却牵扯出了更多的想念,是谁在景德镇等我吗?

我从景德镇的带回来了一团高岭土,这是我觉得最好的纪念品。高岭土,是景德镇的代表;土,一个地方的根本也,古时游子远游他乡,会带一抔家乡的土走,以此缓解思乡之情,我把景德镇当成了我的家乡,也带一抔土而归,以慰心中牵念。对于景德镇,我不只是来过,我还会回去的,我想,因为心中的思念已经在生长。

自制瓷土小兔

相关文章

  • 谁在景德镇等我

    心中始终对景德镇有一种微妙的情结,私心觉得中国的三魂至少有一魂是藏在陶瓷里的,而陶瓷的七魄至少有四魄是在景德镇。当...

  • 谁在等我

    她和老公的相遇,是一场意外,更像是命中注定。 彼时,她只是个刚参加工作的菜鸟,家又不在本地,职场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 谁在远处等我

    文/槿墨茗 岁月流转,此去经年。不知不觉二十多年过去了,对爱情我从懵懂到青涩到成熟,似乎每一个过程都历历在目。 对...

  • 谁在未来 等我

    这段时间的我像极了开篇时的郝回归,忙·茫盲!从大三开始准备考试,到现在“大五”了,考研,省考,司法考试,事业单位…...

  • 谁在未来等我

    我想参考你们的叙述。谁在未来等我!!!

  • 谁在终点等我,谁在终点等你

    夜会深,天会明,海会枯,石会烂,人会来,也会走,只是谁能陪你到最后…… 人心会暖,人心也会冷,可是谁又能时刻暖呢...

  • 《谁在冬天里等我》

    深邃的眸隐藏了多少温柔纤纤身影矗立心头飘雪的天气格外寂静谁在冬天里等我陪我走过这片荒凉?我穿过时间的窗将身影分离成...

  • 谁在长安等我·贰

    ps:全篇分三记。纯古风,无言情。 【飞鱼彭】 我一直相信,若是诗意醇兴,琼枝芳瓣,便无需笔墨点缀。 ...

  • 谁在长安等我·壹

    ps:全篇分三记。纯古风,无言情。 引子: 钟楼旁回民街的皮影戏馆伴随着华灯初上开始了新一天的喧闹,人们在白...

  • 谁在长安等我·叁

    ps:全篇分三记。纯古风,无言情。 【花玉娘】 花玉娘不姓花,这只是作为花魁,人们对她的雅致的感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在景德镇等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nf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