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备和康熙三顾茅庐...

作者: 谢先生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10:41 被阅读12次

    有大见识的人往往不被一般人所用,所以架子奇大。那么,也就只有既能欣赏他的见识,又能放下身份、下决心利用其见识的人才能收服他。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经天纬地的见识让刘备如此心动和执著呢?

    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隆冬天气。诸葛亮住在茅草搭建的简朴房子中,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方出面相见。眼下到了第三步,要拿出令刘备震惊的货色。刘备见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长身玉立,和蔼可亲的面孔掩盖不了瞳中的英气,一看便知有见识。刘备四十七岁,海内无不敬仰,态度却越发的谦恭。他屏退闲人,在逼人的寒气中促膝密谈,开口道:

    “汉室衰微,奸臣盗权,主上在外蒙难。我不量自己的德和力,打算伸张大义于天下,只是智慧浅,方法少,屡遭失败,落到今天的地步。但志向仍没有放弃,你认为这个大计将怎么制定?”推心置腹,一片赤诚,虚心求教。诸葛亮胸有成竹,头一次见面,把经过通前彻后思索的东西,全盘端出来,提出转弱为强的精彩对策。他总结群雄混战的历史经验;预测未来形势,阐明刘备统一战争的阶段和方针。

    首先从指导思想讲起。他指出群雄混战的基本经验,是依靠“人谋”取胜。当初比较弱小的割据势力,依靠自身努力强大起来,原先强大的反而失败了。袁、曹之争是其中最大、最典型的事件,曹操转弱为强的经验值得借鉴。他回顾说:

    “自从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比起袁绍,名望低微,实力弱小,然而终于击破袁绍,转弱为强,这原因不只是天时,也是人谋。”刘备于是想到了自己,过去人谋不力,今后事业有成,也要看人谋。

    指导思想明确后,接下来谈刘备借鉴曹操经验,改进对战争的指导。诸葛亮考察刘备的战略环境,畅谈天下大势。这时中国境内除了刘备以外,还存在六股势力:北方的曹操、韩遂马超、公孙渊,南方的孙权、刘璋、张鲁。诸葛亮作了这样的估计:曹操和孙权,将生存下来,其他都将灭亡。刘备也有条件生存下来,同曹、孙三分天下,前提是改进战争指导。他说: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同他争锋。”刘备实力如此弱小,不应该与曹操争强斗胜;曹操须要消灭,但不是现阶段任务。

    话锋一转,谈到江东:“孙权据有江东,政权经历三代的考验,地势险要,民心归附,贤能肯为孙氏效力。这股力量,可以用作外援,却不容去吞并。”告诉刘备,江东他吃不掉,要同它联合,否则南方也有可能被曹操各个击破。

    那么,刘备又将如何夺取天下呢?诸葛亮建议分近远期两步走,近期以三分天下为目标,有三项任务。

    “荆州北据汉、沔(汉水上游)二水,利益穷尽南海,东连江东吴、会稽两郡(今长江三角洲和浙闽),西通刘璋巴蜀(今四川),这是用武之地,而荆州之主刘表不能固守。荆州怕是天意资助将军的,将军有没有意思?”第一项任务,取荆州。

    “益州险要,四塞之地,沃野千里,乃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凭借它成就了帝业。益州之主刘璋愚昧、软弱,张鲁威胁其北面,人民殷实,地区富有,而不知道去慰问抚恤,智能之士渴望得到明主。将军既然是皇家后代,信用和道义传遍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何不取而代之呢!”第二项任务,接着取益州。

    第三项任务,同孙权结盟。孙氏正在内争三江五湖之利,局限在东南一隅;然而迟早会走出闭锁状态,进入全国斗争,那时联合有现实的可能。

    以上是近期计划。预测刘备联吴避曹夺取荆、益后,将与曹、孙三分天下,并成为获利最大一家。可以说,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接下来谈远期,以统一全国为目标。首先要治理荆、益,任务是:“守住两地险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结好孙权,对内治理政务。”

    诸戎在西北秦陇即益州和曹占区之间,由氐、羌族构成,夷越在益州南部,都具有战略意义,必须以和抚政策争取少数民族民心,巩固大后方,策应灭曹的北伐战争。刘备在实现近期目标后实力增强,将与曹操争锋,问题是选择有利时机。

    “一旦天下有变,就命令一员上将率领荆州军队北上宛城(今河南南阳)、洛阳,将军亲自率领益州军队攻入秦川(今关中一带),百姓有谁不箪食壶浆来欢迎将军呢?果真如此,则汉室可兴、霸业可成了。”

    这个对策,便是闻名后世的《隆中对》,产生于草庐,也称《草庐对》,包含丰富的战略智慧。它告诉刘备:夺天下,光凭愿望和艰苦奋斗是不够的,还得通盘谋算,成竹在胸。过去想一口吃个胖子,实力和目标两者失衡,瘸腿走路,哪能不跌跤呢?分步走,力所能及,方能逐步成功。弱者对强敌先退一步,向薄弱地区荆、益谋求发展,以壮大自己力量,获得最终进攻强敌的能力。军事斗争同政治、外交斗争配合,联吴,治理荆、益等手段综合运用,必能大见成效。

    事实证明,恰恰是诸葛亮的见识,让若干年来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刘皇叔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见识”的威力可见一斑。由此也说明,康熙皇帝对见识的重视是充分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是有据而言的。

    鲜为人知的是,康熙也曾有过“三顾”的经历。

    陕西总督鄂善按照康熙的旨意,举荐了关中著名学者李颗,而李颗作为前朝旧臣,恪守不事二君的传统道德,自称废疾,长卧不起,对聘请坚决不受,让康熙碰了个不大不小的硬钉子。尽管如此,鄂善等诸官大吏们仍然按照康熙的旨意,不断地去看望李颗老先生,以便见他病好之后即催促入京。康熙深感能把李颗这样一大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深孚众望的前朝知识分子争取过来,对帮助他治理天下、安定社会、繁荣文化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于是努力争取,耐心等待,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自馁。

    康熙十七年,在实施恢复科举和捐纳制度、培植汉族青年知识分子计划的同时,康熙还特为带着潜在反清情绪的学界大儒开设博学鸿词科。康熙对死不屈服的明朝旧臣并不灰心,不管来京与否都给予关心。由于一心想赢得博学大儒李颗的合作,康熙让陕西的大吏们天天催,以至于后来省里官员见颗依然固称疾病,就把他从家里一直抬到西安,陕西督抚大员亲自到床前劝他进京,李颗为此竟然绝食六天,水浆不进,还趁人不备取佩刀自刺,以死拒仕。被吓破了胆的督抚赶快奏报康熙。康熙得知李颗如此刚烈,并不生气,便吩咐下臣不要再逼他。

    到了康熙四十二年,康熙西巡到了西安,依然没有忘记李颗,让地方督抚转达自己尊崇当代大儒,并打算亲自去拜访之意。李颗心里明白,这是康熙让他出山替清朝做事的最后手段,于是仍以有病无法接驾婉拒,没想到康熙表示说接不接驾没有关系,并且真的来到李颗家乡的县城,捎信说要亲到李颗家探望病情。李颗十分为难,竟大哭道:“我虽活着,其实和死差不多了呀!”终于被感动,遂让儿子带着自己写的几本书去见康熙。康熙最终还是赢了,赢在他对人才之重视的见识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刘备和康熙三顾茅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ac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