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及简介l鸢尾花季
上一章|第三十二章 一起淋过雨
你若军训,便是阳光灿烂,灿烂晴空,晴空万里,万里无云。军训结束,也依然如此,倘不拉窗帘的话,只消一堂课,你就可以申请残疾人证了,真的会盲的。
空调自然是开了的,再拉上窗帘,凉凉快快的,倒还不错。什么课我们也不关心,偏偏数学课,我们最忧心,因为没有任何一门课换老师的勤快程度比得上数学的。因为宋老师身为极好的老师之一,每年的高三她都得带,这也导致每一年学校教师表彰大会上给高三老师们颁奖时宋老师都是一眼望去最淡定平常的人。她每一年都要带高三,所以我们就一趟一趟的换老师。
我很神奇,我这小学初中这么些年,都是在不停的换老师换老师换老师,小学六年,语文老师在五年级的时候连换两任,数学老师换了起码四次,英语老师换了有三次;然后初中,初中我们语文和数学老师倒是长久了,英语老师又开始换,连上代课的一共有三位,这一直是我的遗憾,我没有成为徐老师的最后一届学生中的一员,这也导致了我没有了学英语的兴趣,即使回来的老师我也很喜欢,但就只是喜欢这个老师,单纯的喜欢这个人,不会爱屋及乌的连带着说也喜欢英语了。
宋老师,成为我们呼声最大、期待值最高的老师,没有之一。
听得有人说——好像是宋老师。
又听得有人惊喜——哇!真的啊!
——也许是我看错了,毕竟宋老师回来的几率很小。
——不不不有可能的,今天食堂里吃饭的老师里有宋老师在,而且!好像没有秦老师哦。
终于,备受期待关注的前门轻轻被推开,班里一片寂静,我们都轻轻抽了一口气——的确是宋老师久违的身影。
班上爆发了巨大的欢呼声,也许八楼的校长办公室都会被震的微微颤动,宋老师在一片好似迎接伟人归来一般的欢呼声中笑容满面的走进来,及脚踝的长裙随步子走动微微荡漾,她放下手中的教案,笑了:“我想我们是不是该重新认识一下,才高一一年,经历五次换老师,我感觉我们,已经经历了三生三世。”
历经三生三世,我们终于又遇见了你,我们亲爱的宋老师。
宋老师的回归,让我一下子措手不及,我分辨不出自己的心了,一次头让我拥有两位喜欢的还都是数学老师,我受宠若惊。自宋老师不教我们之后,我就和外校的一位印老师在补课,她也是很好的老师,反正就是跟我很合拍,聊也聊得来,平日偶尔里还会在微信上笑笑闹闹。这样的师生是最让我向往的,不只是老师,也是朋友,很遗憾的是,印老师是第一位我愿意处成朋友且如愿以偿、我们课堂外就像朋友一样的老师,没成的,曾经的林老师是,后来的徐老师是,现在的袁老师,亦是。
军训最后一天淋了雨,因着死喝姜汤,也没病成,倒是因为打电话给我妈她死都不接把我急的哭了一大场,当然幸好最后结果还勉强算是好的。那天没受凉,是万幸,可这之后没几天莫名其妙的重感冒,我就不理解了,但我的人生中总是被莫名其妙所填满,这我已经被迫习惯了。
三令五申了琴房守则之后,我第一次以高二学生的身份,踏入琴房的大……小门,昂首挺胸着向所有人宣告:我已经是老生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借此时间正写着周末数学课的作业,没多会儿,琴房老师便来了一趟,勒令我把钢琴上的东西都拿下去,然后又给我讲了一遍去年此时讲过的规矩守则。
好吧,刚刚开学,严一些,也不是不情有可原。
然后半个小时后,老师却再一次冷脸破开琴房门:“现在是专自课,你怎么在写数学作业?”
我高一一年在琴房写了多少回作业来着,好像也没被说过吧?
然后专注于思考的我就忘记了回答她。
然后她又继续问我:“你是初一三的还是初一四的?”
老师你把我看的这么年轻,作为一个被跟弟弟差不多大的小孩子叫过七八次阿姨的我有点不知所措呢。
哎,忽然白读四年书。
呃,我是不是应该站起来给老师看一下,毕竟我这个一米七个头不该是初一的学生能有的。
然后我忙着在心底里感慨而失去了回答的最佳时机。
我只能弱弱的回答:“老师,我是高,呃,高二三的。”
唉,差点又白读一年回到高一去。
然后老师的脸色似乎并没有柔和丝毫。
琴房新规定,不许写作业?可是我记得高一开学后不久好像就是她跟我们说,专业练习的差不多了就看看书复习复习什么的不要串琴房。
她问:“你是借读的新生?”
我……这是白喊了一整年的“老师好”“老师再见”是吗……
我只能答:“我高一就在这里读的呀。”
然后老师方露出了柔和的笑:“哈哈我还以为你是新生呢。”
然后她就走了。
独留下我一个人,默默的收起数学作业,掀开钢琴盖——我不影响老师们工作,我,我就沉思吧。
然后我就沉思了一整节专自课,一节专自课,满打满算是一百零五分钟。
班上又有了新的借读生,温寒早先便认识的据说,连名字也知。开学第三日的第一节课下,我们终于见到了本尊。
规规矩矩的女孩子,戴着黑框方形眼镜,方方的脸,圆圆的眼,略塌的鼻子和略扁的嘴,一看就像平时学习极认真的那种好学生。她说话极有“节奏感”,自我介绍真的就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头蹦出来的:“大家好,我叫苏木茈,声乐专业。”
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姑娘,却在当晚成为了“众矢之的”。莫名其妙的,晚上,没有班主任的那个班级群就炸了——“炸”这个字真的没有丝毫的夸张,不仅如此,整个空间里也满满的,都是他们约好一起发的:“甩我脸可以,但是说我们班老师,绝对不行!”
细看了班群方知,原是早上她上地理课,我们的“小么”老师(因为他用方言上课,“小麦”听起来是“小么”的读音)关照新生,问她是否有地理书,因为她是普通高中的理科生,地理不一定有开始学,她说,我们高二下学期才学呢,老师说,不可能的,那来不及的,我们高一就开始学了,普高一般高一下最多高二也要开始学的,她说,真的没有,然后老师说不能没有书上课,就给她去拿本课本,她转身对焦艺说,什么傻逼东西。
就这样,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之后的历史课上,老师提了一句高三参与市统一模拟考,数学一百六的卷子平均分才四十多分,还有不少个考个位数的,说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数学,还是要靠语文和英语拉高考分,因为我们数学学的比普高简单太多,高一高二又都是自己学校出卷子,感受不到真正高考卷子的难度,据说苏木茈就轻笑一声嗤道,天哪,不可置信。随后上课时所讲的地心引力,老师给我们过了一眼地心引力的公式,然后苏木茈异常激动,说,啊那个我会算哎。
据说她在寝室里也是不理人的,只自顾着拿了个链子出来,说,哦,这是我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挂哪儿好呢。然后就一直在和男朋友聊天,上课也一直在桌子上写男朋友的名字。让她唱歌扭扭捏捏,接下来,就是同学们的各种嫌弃的评论,即使,即使真正听过她唱的,就只有同寝室的五个人。她说,为什么学声乐呢,因为暑假里无聊,报了个声乐班,觉得还有点意思,所以就来了。焦艺说,二胡学了十多年,拉的还不怎么的,视唱练耳乐理钢琴的什么都不会,连五线谱都不认识。上课时还不老实,听得屈原,当即脱口而出,噢,屈原啊,那个圣母婊。
同学们为了让袁老师知道,也真的是豁出去了,都非常勇敢的加了袁老师的QQ,然后故意让她看到她们的空间里满满的消息,当然这真的成功了,温寒是我们的代表,就具体与袁老师详说了事情始末,和大家对苏木茈的各种轰炸式的怼,然后半刻后,老师回复:嗯,怼的好。
这大大助长了大家的“积极性”,连带着和苏木茈相处不错的冉筱筱,也被成功殃及,再无人与她一道,冉筱筱无法,在班群里发言说,我会和她谈,你们要知道,我也不想和她一道的,因为时间真的可以让你看透一个人的,我真的看透了她了。
然后,她就成为了我们的“卧底”,一面安慰着苏木茈,说,没关系的,你做你自己就好啦,我小时候也插过班,有一阵子不能融入也没关系的啦,另一面把聊天记录都给我们发了,然后算是套苏木茈的话吧,苏木茈说,我没有骂过老师啊,我从小到大,所有的老师都很喜欢我的,我怎么会骂老师,我虽然不会像你们一样和老师很亲近,但是我也不会说老师不好的。还说,我脾气很不好的,我已经对你们很客气了,我男朋友说,到了那里不要太显眼,我可能就是犯贱才来这里,还要异地恋,我想他了。我要考的是师范大学,和你们不一样,我没功夫耗在专业上太多。冉筱筱说,你这样就是有点看不起我们了,我就有点气了。她说,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说明事实情况而已。
于是班群里再一次炸锅,本来就担着“差生”名声心灵脆弱无比的艺术生们更是同仇敌忾,一起大骂,除了我们仨和几个人。
经历这样多的事情,我们已经发现了班上以焦艺为首的同学们都是“善变者”,前一天还十分讨厌一个人,第二天就和那个人好的跟什么似的;而且,似乎每接触一个新人,都排斥非常。就好比袁老师,从前每天都会说这个老师怎么怎么的了,今天因为老师一句“怼的好”,便瞬间以“大爱袁袁”“爱死了老师了”“哇袁袁好棒”刷屏。所以我们班的新事,都只能信一半,毕竟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更何况只是听说。而人品能糟糕至斯的人真的很少见,我真的很难相信,若我这么轻易相信了,那么,我真的就是白读了四年书了。
袁老师为此在班级群里连发了两条消息:“娃娃们: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夸过你们了,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好好夸一夸你们。在你们身上有像金子一样纯粹而美好的人格,善良,正直,公平,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这是我最看重的东西,从入学第一天让你们和每一位老师打招呼开始,我就想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尊师重道,这不是表演,而是要变成你们内心的一种信仰,而你们没有让我失望,所以我很骄傲�,作为高二三班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标签,我们就是这么优秀,无论他人如何评价,我们要相信自己,就像我相信你们一样。
首先,我觉得我们班都是很善于交朋友的人,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存在排挤新生的现象;第二,开始的时候我们态度真的很好,不管是教室还是同宿舍的舍友,都在想怎么才能让新生不要觉得我们很陌生,怎样告诉她我们学校的规定,怎样让她更快融入集体;第三,她刚开始态度很冷,我们只是觉得她出于对新集体的敏感。但是发现我们完全是无用功。她对艺术生的不理解和对老师的不尊重让我们的观点产生了变化。最后一句:除了我可以说你们不好,其他人谁都不行,你们自己也不行!�”
听人说,做班主任的,有的时候真的会感觉像做人妈妈一样,这一刻,我忽然觉得她就像老鹰捉小鸡游戏里,最前面那个,尽最大可能保护着身后小鸡们的那个母鸡妈妈。
这一刻忽然百感交集,我毅然决然的放下一切,编辑了给袁老师的单独回复:
“袁老师,在班级群里看到您发的消息,突然有很多话想跟您说。
老师,说真的,你是我从七岁上小学到现在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小的时候我总是很积极的参加比赛得奖,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对我笑,但之后很快又会冷下来。她有的时候也会说我好,但是那假的我一个小孩子都看得出来。后来接连着的几位老师,我几乎都是第一眼充满期待,之后便又一次一次被打击的落花流水,也许是她们嫌弃我成绩不突出吧,或许也是我的性格不够外向,她们都不喜欢我,甚至有的对我正儿八经对她说的话爱答不理。我也不喜欢她们了,连带着甚至有些不喜欢老师,甚至从来没有和大部分孩子一样梦想过老师这个职业,直到遇见了你。
你是我遇到的所有老师中把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诠释的最完美的一个,真诚、无私,您的笑脸从来没有说只对着自己喜欢的学生,您的关怀备至也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无失偏颇。
相较用尊称‘您’称呼老师而言,我更愿意使用‘你’来称呼老师你。因为‘你’显得更为亲切,而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老师虽然是长辈,但从来没说拿长辈的架子。较之于我曾经的几位拿了学校里不少‘优秀教师’奖项的老师,你却是最好的,比她们任何一个都优秀都更担得起。所以于老师,即使今天的您没有拿到奖,没有得到表扬,我们班也不是优秀班级体,但我们一直坚信我们是最好的。经过过去一年的磨合,还有军训的历练,我们更加团结了,也能看到现在大家都比高一时候更努力了,所以老师你不要伤心难过,我们的努力评奖的领导老师也都看得见,老师你的好你的优秀他们也看得见。待到新一年,我相信我们是可以挣得荣誉的!”
袁老师说,郁梓甯,我感觉你和高一时候不一样了,有了很大的改变。
是啊,我为了符合大家心目中好学生的形象,抛弃自己的原样去迎合,最后得到的结果这是“做作”而已,这没有意义,不如做好自己,所以我现在才会让人感觉变好了,其实我只是做回了自己,自己身上一定有独属的闪光点,别人模仿不来的闪光点,同样,别人再好,你也模仿不来,不是吗。
我们又聊了一阵,她说,我感觉,我把你当知己了。
我当然是开心,此时此刻,我竟然与喜欢潘老师的颜葭澄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觉。
不不不,潘老师和袁老师怎么可能一样。
直到三天后,我方第一次和苏木茈交流。现实生活中的跟网上骂脏话的那个真的是完全判若两人,如果真如此,那么她要么就是两面派,要么就是装的,令人摸不清楚。短时间来说,她只可浅交,咱俩平日里会说说话聊聊天笑一笑,要紧事咱们不问,不说,不想,不,想还是可以的,我想这样便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每个人都需要改变,而旁人也需要给予他(她)一些时间去改变、去适应,希望时间能帮助她融入我们的班级,因为一个班级里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被孤立,那就不团结了,即使平时也没有多团结,但是如果连起码的和睦相处也没有了的话,那这个班级便算不上是真正的集体了。
当我们进入小高考复习阶段的时候,合唱的排练也在加紧。我的小说便又丢下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非专职作家更新方面总叫读者不满意了,因为事真的忒多。
中午也是要上课的,十二点半到一点半,然后两点钟下午的课再继续。
彼时政治老师正在台上讲课,她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我正在下面听课,我边默念边记:“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而记笔记的同时,我还留了一只耳朵听——“举个例子啊,就像你们学音乐,是音乐生,但是呢,你不会视唱不会乐理,那是音乐生吗?不是,对吧。”
台下悉悉索索的声音一下子消失,班里陷入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这突如其来的安静让我有些迷蒙,微侧脸去看了眼皎皎,而此刻似乎所有交流都是多余,也没有什么暗示的眼神,我便了然清楚了这其中的所有关节。
他们寂静的原因自然是老师说的这种人在我们班上就有一位,前一阵子还因着她这一特点班里轰动几回的人——苏木茈。
老师并没有察觉什么不对,她继续说:“讲到这样我就又要说了,我原来有个学生,”我眨了眨眼睛回来课堂,准备开始听故事,政治老师的典型学生一向很多,她这一次也定也是引那人之例以我们为鉴的:“真事儿!是一个男孩子,他就是,高一一整年下来,视唱乐理钢琴全都只有二三十分,你说只有一门不及格呢还好,说这一门没有学好没有天分,但是都不及格,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进错了门入错了行。我劝他说你就赶紧想办法去别的学校别在这浪费时间了,他不听,他爸妈也坚持,坚持学下去。他在附中这儿读了四年,最后高考还是落榜。我们这儿不复读,他就再没来了。再后来有一天,我竟然是在洗发店里看到他了。”
哄笑起后落,两个声音直接挑明: “去洗头啦! ”然后笑的没心没肺。
老师继续道:“所以选择很重要,要是不行,趁早放弃,对吧。然后回到课上来,我们刚刚说的音乐生这个例子,哪个是普遍性,哪个是特殊性呢?”
我们齐声答:“音乐生是普遍性,不会视唱乐理的音乐生是特殊性。”
我扭头看了苏木茈一眼,她正很认真的听着,并未发觉异样。
下一章l第三十四章 没有谁是天生乐天派
文l笺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