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

作者: 眉间山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09:30 被阅读58次

原文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闵王斫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触子将而应之。齐军破,触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闵王不肯与,军破走。
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剩、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君王后,太史氏女,知其贵人,善事之。田单以即墨之城,破亡余卒,破燕兵,绐骑劫,遂以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以为王。襄王即位,君王后以为后,生齐王建。

这一篇写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写齐国军破,齐闵王失败。

齐闵王失败的原因在于刚愎自用,不听劝谏,杀谏臣。老百姓发表正确的意见,被他杀掉;齐宗室直言批评朝政,被他杀掉;大臣执政,被他杀掉。这就导致百姓、宗师、大臣没有对他满意的了。当燕军攻来时,齐军大败,齐将触子逃了。好不容易达子重新聚集人马与燕军交战,结果齐闵王吝啬,不愿赏赐士兵,于是齐军再败。

第二个故事是写齐闵王被淖齿杀掉。

淖齿有三问,一问天下血雨,闵王可知;二问地裂泉涌,闵王可知;三问宫前有人哭泣,闵王可知。结果三问齐闵王皆不知。这三问也是代天、地、人所问,齐闵王已经天怒人怨,不得不杀,于是被杀于鼓里。

第三个故事是写太子的经历。

太子改头换面逃到太史家当起了园丁,不过太史之女对他还不错。后来田单复国,太子为王,太史之女为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所以啊,要听得进去批评。

相关文章

  • 战国策―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

    【原文】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闵王斫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

  • 战国策61-齐负郭之民有狐纍者

    齐闵王,昏君也。 杀正议者,杀宗族直言者,杀为政者。 众叛亲离,及燕攻,乃逃。 淖齿细数其罪,毙之。 战国时,群雄...

  • 智猪博弈与五国伐齐——读《资治通鉴》之十七乐毅伐齐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狐咺正议,斫之檀衢,陈举直言,杀之东闾。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

  • 小鸟后遗症

    赧王中三十年(丙子,公元前二八五年)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狐咺正议,斫之檀衢,...

  • 20200415

    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管子•揆度》

  • “八柱国”是哪八人?为什么叫“柱国”?

    《战国策·齐策》:“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所谓柱国,“言其於国,如室有柱...

  • 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13〉

    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13〉 衣者郭郭 【原文】 子之所慎:齐(zhāi)、战、疾。 【注释】 ①齐:同“...

  • java的平台无关性

    一劳永逸劳苦一时,永远得到安逸。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长生种者,一劳永逸,都邑负郭,所宜种之。”汉...

  • 读书日记——非议不足畏

    《世范》说: 人有出言至善,而或有议之者;人有举事至当,而或有非之者。盖众心难一,众口难齐如此。 君子之出言举事,...

  • 小记诗歌中的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策―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i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