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年

作者: 美妙人生N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11:09 被阅读0次

网络上有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出门在外的,辛苦打拼了一年,忙碌了一年,在年到来的时候,把所有的一切都搁置一旁,奔向家的方向,奔向有母亲的家。那是多年遗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家在远方无声的呼唤。小时候盼年,盼年的新衣服,盼年的压岁钱,盼年里的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好多的好景象。再大一点盼年是为了一份假日,一份轻松,一份懒惰,忙碌是大人们的事,管他什么“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反正年给少年的就是满满的欣喜和愉快,在年里玩就行,吃就行,畅行无阻的不受限制的逍遥自在。

其实在年里操劳最多的是母亲,忙碌辛苦的是母亲,年里有母亲才会觉察到年里的甜味。但是我的母亲是从来不盼年的。在她的年的行程里,很少看到她的笑脸,更多时候看到的是她的翻脸,发脾气是家常便饭。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看她的脸色,暗自预测日子是多云还是暴风雨,做好提前预备,稍看风头不好,赶紧逃之夭夭,害怕祸及引来虽不是杀身大祸,但重则挨打,轻则挨骂。私底下对母亲愤愤怒不敢言。

许多年后的今天,做了母亲的我,年龄也到了中年,日子里的苦辣酸甜,聚散离合也算是一一尝到了。在与母亲近50年的接触中,慢慢体会母亲心中的年是什么样的了,慢慢理解母亲的一些行为和言行,她和更多人的母亲很多时候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

母亲远嫁给父亲。24岁从山东嫁给在大连当兵转业后在黑龙江做了乡村民办教师的父亲,从小到现在母亲常说被骗嫁给父亲。现在我想那会当时没说明白父亲是民办教师还是国家教师,就说是教师的原因吧。母亲千里迢迢的从娘家到父亲家,少要五六天,多则要一个周的行程。我长大后去姥姥家先在硬坐火车上坐上两天两夜,还要坐船,来往一次苦不堪言,那人头攒动,看不到头尾,辨不清方向,拥挤杂乱的场面让现在我想头都大。然而在孩子的心中是不在意那些的,在意的是能否去姥姥家。那会出远门和现在是没法比的,现在火车提速一天的时间就好,坐飞机也不是天方夜谭,票价让普通人也能坐上,最多2个小时,此一时,彼一时。无法不让人感概世事的多变,真不是谁能控制和预知的。

生活有时候就是坚持和坚守,幸运才会不知道在哪个角落突然走出来光顾你。这是我从母亲身上总结出来的。母亲是善良的,因为她的善良没有抛弃我,没有抛弃我们的家,辛苦守候着我们,为我们操心做各种打算。即使没人理解她的痛苦,因为那会我常想,为什么人家的母亲那么和蔼可亲,而我的母亲总是很严厉爱发脾气,家里要收拾的井井有条,不许乱花钱,不许要东西,不许出去玩太久,常常耳提面命的叮嘱女孩子要怎么自知自爱,虽然生活里有时候不是必须得那般,但是在以后我离开她的日子自己独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懦弱过,害怕过,这是与在她身边她严厉的教导和无形中身教影响有很大关系。

母亲嫁了一位教师,具体细节估计当时母亲没有听明白或者忽略了,想着母亲的条件不至于嫁给一位民办教师,(姥爷当时是二等甲残废军人,肺部进了子弹片,军烈属是受优待的,姥姥在公社食堂里做饭,母亲就兄妹二人,舅舅那会是村上的队长,姥姥家的条件不至于让母亲挨饿跑到东北嫁人,至少我这样想)或者当时的媒人说得稀里糊涂的,反正母亲就这么嫁给了父亲。母亲虽不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但是至少在没有嫁给父亲前她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母亲还是一名高中毕业生,也正是这般母亲骨子里有出嫁从夫的观念,让她在当时生活条件无论怎样恶劣都没有放弃她的家庭。

父亲70年代做的民办教师,那会民办教师工资少,多数时候还打白条。每逢过年的时候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人家在工厂上班的父亲,种地的父亲,都会买好多年货,欢欢喜喜置办新衣服,家里家外出来进去一团的和谐一团的喜气。而我家冷冷清清,人家买炮竹,虽不是是惊天动地的,但是那气氛也足以把年弄得很隆重。我家100响的买两包,放一回响几声就是过年了!

我记得大约在5岁左右,父亲去县城采办年货,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裤子是绿色条绒的,上衣是酱红色带小花,上衣的扣子是一只绿色卧着的小猫,还买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蜡烛,(过年自己用玻璃罐头瓶做灯笼,里面点的小蜡烛)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我之所以深深记住衣服和蜡烛,一个是那件上衣我穿到小学二年级,二一个是早年间家里的墙过年都是用报纸糊好,再贴上年画。我和妹妹在白天把蜡烛点燃,我用蜡烛烧墙上的纸,妹妹在旁边拍手叫好,差点酿成火灾。那一次是父亲在我成长中唯一一次给我买年的礼物,之后母亲收揽了父亲的采买权,当然小蜡烛再也没买过,做新衣服也只给我做一套,因为我是老大,先穿着过年,之后就收起来,收起来下一年给妹妹当新衣穿。其实当年那个年代多数家庭都如此,现在讲给儿子听他是不会理解也不明白当时怎么那么的困难,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他从来没有穿过救济的衣服。或者穿带补丁的衣服在现在还是一种时尚。

接下来家里的大小事母亲都亲力亲为,几十里路的县城,一个女人骑着自行车在冬天冰天雪地的来回奔波十几年,父亲只会把现有的钱一次性花光,不管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父亲时常委屈母亲的果断和强制,但是我想之所以母亲如此,是生活把母亲打磨成了一个男人的性格,磨炼她犹如一只待战的猎鹰,为了生活就如战斗的时候张开她的翅膀冲在前头去迎战。然后战争平息,她把战利品放在我们面前,看我们去享受她为我们打造的一切。家里家外为人处世人情往来,都是母亲纠结着矛盾着反复掂量着处理。

我在成家以后才知道,那是因为没有钱的关系,那是遇见一个书呆子父亲的除了讲课,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聚会的男人,在什么也别指望他能做好。父亲工资少,又时常领不到现钱,家里能出产的东西也少,除了养些小家畜,猪,鸡的肉和蛋换点钱,在真的没什么可以来钱了!所以母亲很少笑脸,很少说闲话,母亲又是极有自尊心和要面子的人,她很少让我和妹妹参加婚宴和去别人家做客吃饭,也不许我领同学和孩子来家里玩。现在想母亲是怕我们的囧相丢人,也不想自家的样子让别人看到。母亲都是有事说事,没事就喜欢安静。母亲不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不喜欢听歌。是啊!一个被生活困顿的人,一个心里满是悲哀和思恋哪有心情笑啊。

过年了,家家户户走亲访友,母亲的娘家在千里之外,母亲不回家,省车费省回家后的各种花销,她不能老指望姥姥给。所以年年过年母亲都是遥望着远方,她能听到隔壁家的欢声笑语,她也能看到走亲访友后的大人孩子们脸上带着往来的收获和满心的甜蜜。而她能如何?每一年的年是母亲的煎熬,她又怎能笑起来。而我们那时傻乎乎的嬉笑打闹,母亲所以要对我们斥责。也能理解她为什么要发脾气的缘由了。好在年的日子是短的,可是这一年里谁不想妈,现在我有时候还向妈妈发发牢骚诉诉苦恼,母亲那会和谁去说?

我记事的时候,总记得姥姥频繁的打邮包给我们家,布匹,干鱼,花生,地瓜干,每一次收到邮包都是我向身边小伙伴们唯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我们的姥姥家在远方。母亲在心情好的时候,会说起她的故乡,她熟悉的人和事还有她的初恋。我们也在她的讲述中想象着那个有山有海的地方,想象着长长的火车开起来的样子,想象着船在海水里怎么航行,这也是乡下孩子觉得神奇的地方,认知里远方总是好的总是神秘的。其实后来真正体验去远方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有时候得到的同时也要舍去其他的。母亲后来不让姥爷再邮寄地瓜干,我说喜欢吃。母亲说姥姥身体胖,晒地瓜干上平房爬上爬下很麻烦。现在我也知道地瓜干怎么晒了,也知道如母亲说那般。母亲只能远远的担心姥姥,却一点也帮不上姥姥。那是一种多么无奈的心情!后来姥姥去世,邮包也就越来越少了,母亲说这世上只有母爱是真的,也只有母亲细心惦记孩子。

母亲拼了命的干活想法子把日子过好,六年没有回娘家。那一年家里盖了新房,也有了点余钱,母亲就打算着全家一起去姥姥家。然而我们还没有出发,就收到姥爷的电报,姥姥病危速归。母亲和父亲匆忙的去了,父亲第一次踏上母亲的家乡,第一次拜访老丈人家。等待他们的不是高兴的见面,由于风大船推迟出航,父母被困住了,到了家才知道姥姥已经入土为安了!

回家来的母亲面上很平静,母亲没说姥姥什么,也没有表现太过痛苦。现在想妈妈的苦怎么能说清,一边是丈夫和孩子,一边是父母双亲,哪一边都舍不掉,然而又同时顾不了两面。日子还得咬牙过,她怎么把对姥姥的思念和感伤化解我不知道,因为这一趟回娘家,家里又开始拮据了,母亲又开始精打细算日子。

我和妹妹渐渐长大,让母亲脸上有了笑意,看着我们母亲心里有了希望,母亲压抑的沉重很久的心看到了一丝曙光,在母亲心里回家的路也越来越近,也让每时每刻她思念的梦中的家就要在眼前。她把我和妹妹送到了她的家乡,只有生活在她的故乡,她认为才能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才没有抛弃我们,才会是圆满的。那会父亲没有退休,她和父亲仍留在东北。后来父亲退休,我和母亲聚散别离等了15年终于全家人相聚在母亲的故土上。结束了漫长的等待和乡思。然而姥姥姥爷都已经作古。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母亲站在阔别36年的家乡土地上,她高呼“故乡,我回来了!”回应的就如这首诗一般,母亲找不到熟悉的记忆里的点点滴滴,母亲36年盼望的打拼的等待的就是踏上故土,然而没有人迎接她的回来,也没有人还记得她曾经的过去,母亲突然间失去了斗志,母亲找不到她的位置,母亲的心仍然不快乐,母亲的年里也仍旧没有笑意。同时她的心里又加深了深深地愧疚,那是对姥姥姥爷的。其实她没有想明白,每个父母都是对儿女无私奉献,从孩子出生就在心里刻上了牵挂和关爱,一辈辈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是如此。

我知道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能等时间来化解伤痛的程度,让母亲心中少一点压力。一晃十年过去了,母亲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母亲心中的城在变化着,母亲记忆的故乡成了风景区,母亲常领着父亲坐上免费的公交车驰骋在她昔日走过的每一处地方,“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虽然亲切里带着陌生,但是它们一点点化解了母亲心头上的沉重,因为这美好的地方就在她的脚下,她和女儿们在这里安家乐业,不在牵挂不在眺望远方!

新年即将来到,母亲烫了头,置办了新衣服,满脸的笑意,我知道从今往后母亲的年不再是从前,因为有我们围绕在她的膝头,陪伴她的左右。

相关文章

  • 母亲的年

    在我们家,有两个人最盼望过年,一个是我的小侄女,一个是我的母亲。小侄女盼的是压岁钱,母亲盼的是天涯海角的子女都能回...

  • 母亲的年

    网络上有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出门在外的,辛苦打拼了一年,忙碌了一年,在年到来的时候,把所有的一切都搁置一旁,...

  • 母亲家的年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年在国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回家过年,是生命的一次次归属感,是亲情友情历久弥新的一次次见证。 ...

  • 母亲的那些年

    (图源网络,侵权删) “你啊你,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母亲站在我身旁收着还遗留着半碗饭的碗,望着我,愤愤地说道...

  • 母亲的年味

    每逢年关,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营造出的浓浓年味。母亲健在的日子,年味总是醇厚而绵长。一进腊月,母亲就开启了过年...

  • 母亲的年味

    除夕一大早,刚起床就能听见四处响起欢快的鞭炮声,那四溅的火花真让人有点兴奋,随之而来的淡淡的硫磺味充盈鼻腔,那...

  • 母亲的“年味”

    随着春节的来临,勾起了我对“中国年”柔软的记忆和现实的省悟。 今天,我想分两个部分来与大家分享,探讨一下咱们共同的...

  • 《母亲,我年过四十的母亲!》

    母亲,我年过四十的母亲! 文/剑缘 母亲啊,母亲 您不挑儿的长相和富贵 对儿给予只多不少的爱...

  • 儿时的年味||年,母亲的年

    看了好多篇关于年味的征文,都能让内心升腾起浓浓的暖意。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除旧迎新之际的情怀是一样的,无论城市还是乡...

  • 儿时的年味|母亲的年

    鲁南的冬天来得早,腊月中旬过了,大略就能嗅到年的味道了。 母亲的年,很早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到了年底廿字打头的日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的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j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