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我有一个在上海的朋友,他邀请我和另外几个好朋友在他家聚餐,不过,在场除了他之外我都不太认识。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那种第一次见面就能聊很多东西的人,属于慢热型。因此每每收到这种聚会的邀请,我总是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我也试过很积极很热络,试过像鞭炮一样一来就把场子炸热,但其实这样往往砸到更糟糕。
但这一次,为了不辜负朋友的邀请,也因为正好周末没事,我还是提着水果到了朋友家,试着跟一大群人混在一起。
按下门铃,朋友兴高采烈地迎接我,看我提着东西还假客套地说“嗨,还带什么东西来啊真是。”弄得我还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走进屋子我才发现自己的紧绷感是完全多余的,一进去就听到节奏感极强的migos说唱歌曲,声音开得挺大加上人说话的声音燥到不行。整个屋内装修风格是普通的设计风,而在这些朋友们“烟雾缭绕”的气氛烘托下,有种荷兰电子酒吧的迷醉感。
桌上呢摆满了零食、蛋糕和瓜子和Rio鸡尾酒,一群年轻人围坐在沙发周围盯着手机玩游戏,另一群在旁边聊八卦。
不远的房间里似乎还有吵吵闹闹的声音,原来再往里走,是一桌人正在打麻将。
好多年没回家,我却在外打拼的公寓里看到了麻将!我仿佛也看到了如同当年舅舅叔叔婶婶在一起跷二郎腿嗑瓜子的场面,感到有点恍惚,又有点好笑。
恍惚的地方是,在外几年其实早已忘却家乡人民休闲的生活习俗,这般却在异乡撞见,感觉穿越回了故乡。
而好笑的地方在于,我这般朋友和他的朋友也都是血气方刚,虎头虎脑的年轻人,结果大家闲下来时所选择的娱乐方式却还是那么老派的方式,打牌,吃喝玩乐,关键还是在这么嘻哈的音乐氛围下,想想实在好笑。
而我呢,作为一个“社交摇摆人”,一会跑去听听他们聊八卦的,插两句嘴,抢两个水果吃;一会又去看看他们打游戏的,试着玩两把看看;一会又去学学他们其他地方的麻将,心想他们真不是我们家乡人的对手。
就这样左混右混讲几句笑话,吃吃喝喝,发发呆,总而言之这下午的时间很快就如此渡过了,晚餐时间降临。
而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朋友纳闷谁这个时候才来啊,于是跑去开门。
“啊!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给你带点吃的~”
这突然驾到的晚餐出场嘉宾竟然是我朋友的父母,而他们的出现瞬间改变了整个屋子的风格....
他倆这一边往屋子里走,我就一边感到整个房屋的分贝在逐步减小。
一眨眼的功夫,几乎所有人都关掉了自己的“假日模式”,仿佛提前上班了一样,个个都拿出十佳好少年的姿态开始陆续地跟叔叔阿姨问好,只差没说“欢迎光临”了:
“叔叔啊,我叫XXX”
“阿姨好,您坐”
“叔叔阿姨好,我是XXX,XXX的朋友”
连那几个玩游戏的哥们都抬起了一下午低着的头,站了起来跟叔叔阿姨打招呼。
屋子里打麻将的也陆续走出门来叫人,有的还嘘寒问暖地端着水果让叔叔阿姨吃,心细的某人把屋子里的音乐也给换掉了,因为怕被人父母听懂歌曲里每10秒一个fuck的歌词内容。
仿佛一下子,整个屋子的风格仿佛从慵懒的美国西海岸风格变成了正在召开两会的人民大会堂。
不过,叔叔阿姨倒一点包袱没有,看着年轻人他倆就觉得高兴,像是多了几个外甥和外甥女。
急忙跟一屋子懵逼的少男少女说,你们都去忙你们的。然后就跟我朋友走进了厨房准备起完美的盛宴。
一会,晚餐就做好了,叔叔阿姨笑嘻嘻地让大伙上桌聚餐,还准备了好菜+好酒让大家品尝。
这个时候,年轻人不善社交的特点在两个长辈面前暴露无疑,上来找不到什么话题聊,而且有长辈坐镇,又不敢瞎BB。
于是,叔叔阿姨就用最经典的三大问,点开了饭局的迷局。
“你们做什么工作的?”
“有女朋友/男朋友吗?结婚了吗?”
“买房吗?”
这个时候,整个饭桌的15个人出现了变化。
一个站起身来去添饭,一个人去拿纸巾,一个人去换杯子。
一个人拿出了手机,一个人继续吃菜,一个人偷偷笑
剩下的几个人都是坐在阿姨叔叔身边的,开始慢慢地回答问题。
这场面简直不要比春节更搞笑,而就当我们感到气氛变得紧张的时候,阿姨叔叔大笑
“逗你们玩的~出来工作的孩子们都有出息!我们家XX我们偶尔问一次还行,问多了他也烦,你说是吧~XX?”
哈哈哈哈,应声传来的是我朋友直上云霄的大笑,和几个朋友随声附和的尴尬笑。因为我这边朋友最近刚分手,也刚裸辞,这次的派对其实就是为他调整状态而办。
某朋友见场面已触碰警戒线,连忙丢了一个烟雾弹。
“叔叔阿姨做的菜真好吃!”
这话一说,这叔叔阿姨的眼神就变得缓和了起来,连忙照顾起其他人。
“好吃吗?好吃多吃点啊,平时不知道你们都吃的什么,一个个面黄肌瘦的,还染黄头发,看着就跟豆芽似的,平时忙也要多注意营养。”
于是乎,大家就开始举杯,感谢,品尝美食,慢慢地打开话匣子,交换起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来。这饭局才又变得其乐融融起来。
15个人,10多道菜,有酒,有鱼,聊有的没的。都是不认识的人,各有各的生活和圈子,不同的行事风格。
但我想能够将人们凝聚起来的,恐怕就是那一股对生活的经历和对未来共同追求。
据我朋友说,这一屋子的人家里条件也不是那种衣食无忧型的,所以虽然今天看起来很慵懒,但平时,这些人个个都人精,很努力很拼。
之所以来到这个城市,之所以做出让自己走现在这条路的决定,每一个人都有过自己的抉择,都有过自己的过程。
听他说完之后,我还挺感动的。
然而,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这个派对,这个我朋友的派对是我2年前参加的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我和我朋友的关系终结了。
主要原因是我和他有不同的生活目标,这种生活目标导致我们许多观念上出现了区分,慢慢地,也影响了我们的友谊。
或许生活,就像是一场又一场陌生人居多的派对,人们为食物,为名片,为音乐而来,却又为各自不同的东西而去。
而我那位朋友,无疑是我们在一场更大的派对上所认识的不同的人而已,
或许那场派对就叫做在外打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