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教你读大学七讲系列总结,这是第一讲《大块时间怎么管》
阅读完@秋叶 大叔写的系列文章秋叶教你读大学七讲的第一篇文章《大块时间怎么管》后,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空余的时间不知道该填充安排什么事情。
不知你们有没有同样的体会?
这应该就是迷茫的来源,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事可做。
回想起每当期末考试的时候,同学们总是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起哄让老师给划重点,如果老师不给划,一本书下来全部都要看,这样大家都会显得特别迷茫和着急。总之,如果老师不给划重点复习起来就会显得特别乱。
相比,如果老师给划了重点,都知道把这些记住了考试就没问题了。然后自己会着手去做,把这些要考的知识点从一厚本书里摘录到几页A4纸上,然后拿着这几页纸天天背。
现在,对比分析一下期末时的经历,我发现空余的时间不知道该填充安排什么事情和期末复习不知到从哪里下手这两个问题如出一辙!知道自己要努力,知道自己要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摆在面前,可是就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不同的是,成长和努力这本书压根不知道有多厚;不同的是,这回需要我们自己做自己的老师;不同的是,尝试学会自己给自己划重点。
那么怎么安排空余的课表时间呢?我认为有两个关键难点:
1、这本书有多厚?
2、用什么方法给这本书划重点?
问题1-这本书有多厚?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自己定的新年目标为切入点。
每个人的新年目标,都将暗示着自己将来想要成为那个样子。新年目标是什么也就意味着这本书有多厚。
2015年目标
写作方向:日常总结+运营+PPT
字数,14万+
喜欢数,1000+
写东西是一种输出方式,每种输出至少要保证三要素:输入、思考和时间。分析一下一年写10万字,首先输入要保证,也就是随时提醒自己要保持阅读,阅读的内容不妨给自己列一个书单,然后安排时间去阅读。阅读完一定要思考作者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经过仔细思考和作者的观点发生碰撞,最后花一点时间写点东西出来。
经过这样一梳理,思路清晰很多。对于知识性内容花时间阅读,保证输入,对于需要技能性内容则需要花时间去练习做一些东西出来。
问题2-用什么方法给这本书划重点?
知道了这本书的厚度之后,接下来就是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划重点。
我把要执行的事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这些事类似于吃饭和睡觉,另一类是非必须做的。
每日非必须做的事情,例如列出自己近期想要做哪些事情,让这些事情来引导其余的大块时间。锈才这周要做两件事,其一完成秋叶教你读大学七讲的课后作业,其二阅读一本PS相关的书(翻看不用精读)。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两大类要做的事,我想应该为此建立一些标准来指导个人的行为,这里有三条:
1、不管是每日必做还是非必须做,这些事情必须有价值、可积累、对成长有帮助,尽量少做或不做「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例如不推荐每日看一部电影,而推荐每日写一篇影评。具体可以看看知乎采铜老师写的《可实现的成功学》
2、愿意花费时间投入做这些事情,并且培养对每日必须做的事情所要花费的时间多少有精确的预知能力。
3、可以按阶段动态调整,适应自己的成长节奏,也包括必须做的事情。
按着这三条标准来安排要做的事,等做起事来心理也好有个参考。
总结一下,每周要做的事情以新年目标为导向,来详细安排具体要做的事情,一边学,一边做,一边调整。
最后贴出这周剩余时间的课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