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块黄土压一张烧纸于坟头,点几株香插在坟腰,张张烧纸,页页冥币慢慢地在坟前燃烧,一根长长枯树枝不停地翻动,一行青烟带着燃过的黑色灰片,随风袅袅飞向天空,翻过大山,飘向远方……
掐一块腊肉、洒几滴酒,掰几块点心,点几支香烟,念叨着“太爷,领钱来,拿东西来,过去没有的,现在都有了,您就大手地花,敞开地吃吧……”默默地磕头,深深地作揖。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7595/622b77af642b2606.jpg)
“砰!砰!砰……”二十五响嗖地一声接一声窜向蓝天,在幽静的山谷中炸响,顿时,山间萦绕着响亮的回声,惊得兔子乱蹦,野鸡乱飞,花儿欲坠。
望着坟头飘动着的那张白纸,我眼里滚动着泪珠,依依不舍地离开,又赶往爷爷奶奶还有母亲的坟头……![](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7595/1599ef90e2845944.jpg)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跟往年一样,清明节,我驱车百余公里,赶回华池县白马乡大山深处的老家祭祖,所不同的是,往年不是天空布满阴云,思念的云!就是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思念的雨!而今年清明,天朗朗,风阵阵,吹的黄土四处奔走,好似祖先一个个耐不住性子,钻出深埋的坟里,遥望后背儿孙是不是在送钱的路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7595/d551daff778a1d4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7595/28447e26ebe6c516.jpg)
郁闷无聊之中,打开微信,心不在焉地浏览起来,一条条信息闪过,突然,“你一定不知道:清明节的由来竟如此悲凉!”(听书369)跳入眼帘: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7595/e72503427c426259.jpg)
晋文公和众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随手将介子推可歌可泣的传说一同记录,一同怀念。
愿逝去的亲人,安好!愿活着的人们像大山里的桃花,阳光灿烂!![](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7595/8b7f83ad27d29266.jpg)
2019年4月5日于黄土高原西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