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因为这些才会有"坚持很难"的想法?

作者: db376bafd83b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18:57 被阅读40次

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在持续做一段时间有意义的事情后就会从一开始的动力十足,信心满满慢慢变得懈怠起来,慢慢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推迟去做这些事,或者干脆不去做。即使你知道这些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事情。

下面分析一下我自己想偷懒,想放弃的四个主要原因,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第一, 没有经常回顾目标,慢慢地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开始。

开始写作的前三个月我的动力是相当的十足,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书,去写,一点也不觉得累,更不觉得需要坚持。

我有个关于写作字数的目标,当时我写在笔记本上:到12月份的时候要写够多少字,平均到每个月要写多少字,再平均到每天要写多少字。

这一段时间只顾着每天写,写不出来的时候也逼着自己硬写,慢慢地有些支撑不下去了,不想写的时候就不写了,如果不是现在写下这些文字,我都忘了我之前还订过这样的目标。

虽然单纯地追求字数不是一个好的目标,但是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数字化的目标做衡量的话,我偷懒的次数肯定不会这么多了。

我要找到这份写作字数的目标,把它贴到墙上,让自己每天看到。

第二, 同时计划做的事情超过了两件。

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内容很多(其实一直也都是这个状态),觉得都很重要,哪个都不想舍弃,比如每天复习一篇专栏内容并做笔记,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天朗读一篇英语文章,其他的还有每天倒立一分钟,每天坐享十五分钟,每天写反思,每天读书一个番茄钟,每天早起,每天跑步。

想要同时做的原因一是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想一下子都拥有这些技能,这一点还是因为缺乏耐心,内心还是着急,有焦虑感。

二是因为像倒立,坐享这些事情想着是很小的事情,不占时间和精力,可实际上就像上面第一条说的那样,开始的时候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可是只顾着每天做了,就逐渐忘记自己是为什么要开始了,在时间紧张,身体疲惫的时候就自动忽略这些事情睡觉了。今天不做,明天不做的可能性也就会增加,有几天不做可能这件事情就彻底不做了。

第三, 根本没有估算自己每天可以利用的时间有多少,理想化地安排任务,完不成还有很强的挫败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相信我每天给自己安排的任务进行适当调整的话要完成并不难。不过,我只是很理想化地给自己安排了很多的学习任务,却从来没有算过完成这些学习内容需要花多少时间,自己一天除了工作有多少时间可以用于做这些事情,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可以自己创造多少时间用于做这些事情,而且这些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我没有理清。

比如要完成这些学习内容我首先应该做到是早起,如果做不到早起完成这些就非常困难,并且完不成会产生很强的负罪感和挫败感,会有破罐破摔的心理。我没有重视到这点,为了完成当天学习任务只能熬夜,然后导致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第二天晚上继续熬夜,陷入恶性循环。我意识到了这点,但是没有深刻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更没有去执行。

这就好像我打算去一个地方,我还没想好要去哪,我就开始做计划了,这个计划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制定的,指导意义不大。

接下来,早起是第一要务,因为要早起,所以必须要早睡。

第四, 外界的反馈减少,动力有随之下降

最近一个月我不再在朋友圈发我的文章,也停止了在各个群里转发我的文章,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很在意文章的阅读量,在意文章的评论和点赞,这让我很分心,同时我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积累有多么的浅,没有什么真货,急着分享,在意外界的看法是一件很幼稚,耗费精力的事情。

当然这样做确实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不用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因为放弃了让外界对自己的关注和监督,自己想偷懒的时候就不会感到任何约束了,不想做就不做了。

接下来还是要重新回到一个小组当中,放弃完全的封闭和互动,和一群小伙伴一起组织打卡活动,增强对彼此的督促。

最后

人,要做成一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是因为只要有方法地、持续地做下去就一定会有进步,有好的结果发生;难的是这个期待的、好的结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会发生,这个过程中人的本性就会出来捣乱让你各种想放弃。

其实有想放弃的念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想放弃的念头自己却还没意识到,就那么听从大脑的指挥直接放弃了,可见,定期回顾和复盘对于长期地、持续地做有意义的事情是十分必要并且至关重要的。

你是不是也因为这些才会有"坚持很难"的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不是也因为这些才会有"坚持很难"的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j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