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娘是我家的老邻居,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虽然她家是吃供应粮的,在那个年代跟我们差距很大,但她从来不小瞧人,跟邻居们相处的特别好,不管谁家有什么事,只要她能帮的忙,从来没含糊过。
李大爷在省城上班,不常回家,李大娘个子不高,很能干,家里院外收拾的干净利索,是过日子好手。平时仔细的恨不能把一分钱掰两半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可是,生活中的需用品家里应有尽有。
周围的邻居有个习惯,谁家想用啥都会说,去李大娘家借,她家有。
大到手推车、自行车,小到衣服挂,酱油醋。后来有的人干脆洗完衣服,直接晾到她家院里了。再后来她家的茅房成了公共厕所。
有人找她做缝纫机活,连线也不拿,她也从来都不提,笑呵呵地帮人缝完。
李大爷那年得了急性阑尾炎,直接在省城医院做了手术,大娘急匆匆赶去照顾。
谁都没想到的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李大爷有个老爹,平时身体挺好的,可是,就在李大爷手术的第二天下午,去厕所回来坐在炕上,几分钟的时间就咽了气。
李大娘有四个孩子,当时家里只有三个小的在家,十七岁的大儿子放学还没到家。
三个不知道死亡为何物的孩子,真真切切地经历了生与死的挣扎,眼看着爷爷一点点喘息着咽了气,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邻居王叔进来了,一看这情况赶紧让孩子去通知最近的亲属,并告诉他们父母不在家。
王叔是听他姑娘萍跑回去告诉他的,当时还扇了萍一个耳光,训斥一番,萍委屈地哭着求爸爸快去看看吧,李爷爷真死了,他们家没大人,王叔才犹豫着过来。
李大娘坐在车里忐忑不安,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下午外甥借了大队的一辆卡车,急匆匆赶到医院,说老爷子有病了,让她回去照顾,什么病这么急?难道比做手术的还严重?
可是,外甥什么都不说,一路上沉默着。
站在院门口,李大娘更糊涂了,她家这是办啥事呢,怎么一院子人,还搭个棚子。“二姨,有个事在路上我没敢告诉你,怕你挺不到家。我姨夫住院呢,不敢让他知道,但你可得坚持住啊。”
李大娘感觉自己好像在梦里,听着外甥的话那么遥远,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她只知道孩子的爷爷没了,在孩子爸住院的时候,忽然就没了,说没就没了,怎么可能呢,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没了?
李大娘晕过去了,她身体本来就不好,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一时难以接受,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走了,连儿子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跟他儿子交代,又怎么在他面前装作若无其事。
李大娘太累了,真想就这么睡过去,什么都不管。可是不行,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她得挺住。
可是,睁开眼睛之后,她又流泪了,看着院里这些父老乡亲,她心里特别感动和温暖。他们自发地在忙碌中丧事的准备工作,因为老人走的太突然,她又不在家,邻居们已经把装老衣服(寿衣)给赶做出来了。
还有人在扯孝衫,这些人都是谁家有白事专门去帮忙的,不知道谁找来的。
老人的棺材也已经准备好,灵棚也搭建差不多了,院子里男女老少帮忙的有六七十人,唉,有句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孩子他爸的弟弟们远在山东老家,谁都赶不上老人的丧事,别说帮忙了,关键时刻还得邻居和乡亲们。
就这样,李大娘在亲属邻居们的帮助下,送老人出殡埋葬,入土为安,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所有的忌讳都没了,大家只想着尽力帮忙。
这件事以后,周围邻居们、乡亲们开始注重邻里的相处,从前有矛盾的也都化解了,李爷爷的突然去世,和老李家办丧事的过程,对邻居们的触动很大,人与人之间不用太斤斤计较,能做回邻居也是缘分,说不上哪天就突然走了,何不好好珍惜呢,到啥时候远亲都不如近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