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王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王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齐。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
“今王破宜阳,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两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塞阳侯;取黄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侯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
“《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故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铄,魏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秦国攻占了宜阳,楚国乘机出兵援韩,秦、楚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此时楚国说客来到了秦国,找到了秦王。
说客从有始有终出发,以《诗经》为证据,用智伯瑶、夫差、梁惠王的有始无终为例子,劝说秦国就此收手。
说客说了几点还是值得深思的。
胜而不骄,约而不忿。
人都有好胜之心,一旦通过努力取得胜利,开心是必然的,但不可过度,过度之后就会骄傲,所谓骄兵必败,否极泰来,所以胜利之后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现在的社会,单打独斗很难混下去,合作成为成功的有效途径,但总有人在合作中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成功后,总认为自己贡献大,他人可有可无,结果只能是输的不要太惨。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做人还是有始有终的好,然而事实是可以猜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有个美好的开头,不一定就能有个好的结局。多少人在取得良好的开端后迷失自我,最终陷入苦海之中。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多少人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为了理想可以奋不顾身,在奋斗的过程中从不退缩,但当长时间看不到结局时,一些人打了退堂鼓,明明再努力一把,成功的果实就掌握手中,却总是遗憾出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