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些日子,我的老岳父辞世了。我回老家奔丧,又一次目睹了农村的丧葬习俗,所以萌生了把这种习俗记录下来的想法;因为这也属于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有很强烈的仪式感,不能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
送终
老人辞世,如果有人在身边看着他停止呼吸,就谓之“送终”,意为在人生的终点送别。有人送终是很好的事,如果儿女晚辈齐全,都送终了,那么这个老人是有福气的,会满足地离开这个世界。相反,如果没人送终,则会被认为没有福气;当然,这也不能怪谁,是命里注定的。
我的老岳父临终那日早上没有任何征兆。
他是个久病人,四五十岁时就得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等慢性病,几乎是没有断过药。病病殃殃几十年了,在今年春节前停了几天没吃什么。我们在远方的女儿女婿及小儿子、孙子孙媳妇等都赶回去过年,看望他。可能是见亲人们都回来了,他心情大好,竟慢慢又恢复了饮食,日渐好转。于是年后我们又都陆续返回了各自的住地和工作地。
这天早上,在身边照顾他的大舅子喂他喝了一些奶粉冲泡的牛奶,然后征求他父亲的意见,说去叫个中医来看看脉。岳父点点头,让儿子走了。大儿媳在洗衣扫地,也不时进公公的房间看看问候一两句。后来听到公公咳嗽,又进来帮公公接了痰,擦了嘴。
偏偏那个医生有点事,耽搁了一会,等他们到家进去,医生搭上脉,发现已经没有脉搏了。再找根鸡毛放在鼻子前试试,也没有任何动静了。医生告诉我的大舅子,说他父亲已经走了。
其实,也可以说是我的大舅子两夫妇和医生送了岳父的终;但是医生是不会这么看的,他认为他进来之前人就已经走了。在农村的医界有这么句说法:“愿撞死,不送终”——进病人房间病人正好死了,这与医生无关;如果是医生看着病人死了,是医生无能。
烧“上路钱”
听了医生的宣判,大舅子赶忙从杂物间里搬出一口大锅,他老婆则赶快从楼上提下一大捆草纸,在床前跪下,开始放鞭炮,烧“上路钱”。
远方的亲人到了后补烧“上路钱”草纸一张张丢进锅里,火舌舔过来舔过去,火光映红了他们夫妇二人的脸,也照亮了他们的红眼圈。这时不能哭,据说会影响逝者上路。所以,他们是强忍悲痛,默默烧纸,希望父亲在另一个世界能尽量富裕些,不至于因没钱孝敬那些老鬼而被欺负。我想,这个习俗大约是参照了牢房里的例规:那些牢头狱霸对新入狱的犯人,如果没有钱孝敬是会拳打脚踢一番的。
妆死
接下来就要趁逝者尸体还有余温没有僵硬,替他穿衣服了。因为这是在为逝者打扮,所以叫“妆死”。
先要净身,也就是用湿毛巾擦干净逝者的身体,因为不少逝者会在停止呼吸时用尽最后的力气挣一下(也许就是所谓“垂死挣扎”),会排出最后一次大便。
净身也有讲究,要从头到脚:脸上从额头起,往下擦三下,然后两边的腋窝各三下,再是从胸到肚,也是三下;接着换毛巾,把裆下的秽物擦干净,再换毛巾,顺大腿到脚,一边各三下。至此净身结束。
穿衣时先穿裤子再穿上衣。一般要穿三层:贴身的是绢衣,即丝绢做的衣服,这种衣服可以降解腐烂,可以随着肉身的消失而消失;第二层是棉衣,如果是热天就不穿棉衣改夹衣了;最外一层是锦缎做的长袍马褂,估计是按清朝的服饰传下来的,不过现在基本上都是时装了:中山装或西装,也有休闲样式夹克或风衣的。质料一般是毛呢,简朴的也是混纺的。不过有一条是必须的,就是不可用化纤布料,化纤布不能降解,会束缚住逝者,让他不得自由的。
守灵
接下来就是“摊尸”守灵了。
以前没有冷冻设备,特别是热天,要防止尸体在安葬前腐烂发臭,就要把尸体摊放在门板上,门板用两条长凳架起来,让底下通风,这就叫“摊尸”。所以,有一句骂人的话,睡着不起来,或睡着碍事了,就骂这个睡的人是“摊尸”。
为什么不装进棺材呢?装进棺材是要看时辰的,要风水先生根据逝者的生庚八字来推算什么时辰入殓、什么时辰出柩、什么时辰起柩、什么时辰落葬。否则,乱了时辰会对家人、对其他生者不利。
当然,这时应该左邻右舍都知道了,有人来帮忙了,自然有年长派尊的人安排人去请来风水先生,算好各种时辰。在逝者身上盖好事先准备的寿被,在头前点上香烛,亲人们就要在旁边守着,以防野狗或其它什么东西来祸害逝者,这就叫守灵。
现在连农村都有冰棺了,所以也就可以等远方的亲人来到了,不管等几天都行。岳父的儿孙等有的在北京,有的在东莞,有的在上海,有的在江苏、浙江,陆陆续续在当天、第二天、第三天先后赶到,悲伤的哭声此起彼伏。每有亲人赶到,就是一次新的痛哭的高潮。随后是新到的亲人加入到轮班守灵的队伍中。一连几天,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
闹丧的同时灵堂接客
按主事者(孝子不能管事,由家族中有头有脸的人主事)的安排,落葬的前一天迎接来吊唁的客人,举行吊唁仪式,同时请一班乐队来“闹丧”。
厅堂就布置成吊唁逝者的灵堂,乐队则在门前侧边的棚里吹拉弹奏。有两支唢呐,一把小号,一把长号,一把圆号,一架电子琴,还有笛子二胡等民乐。乐队共五个人,他们轮换乐器演奏,有时是哀伤的曲牌,有时是时尚的歌曲,总之只要热闹就行。不过,这几个人还有一定水平,民族乐器、西洋乐器都能拿起一两项,节奏、音色都还挺不错的。在他们累了,要歇息一下时,就会播放哀乐,所以,自从他们到来就音乐声不停的。
灵堂经布置,气氛肃穆,像模像样了。大门上方是黑布上贴白纸、白纸上写黑字的“沉痛悼念xxx逝世”之类的横幅,大门两边是一副挽联;进门正面靠墙是一个大大的“奠”字,前面是一个香案,上面供奉着逝者围着黑纱的照片,照片前有供品和香炉,香炉里燃着香,烟雾缭绕;两边墙壁上也有挽联,还挂满了白色卫生纸做的白绣球等。
灵堂外观灵堂的右侧放置着棺木,上面盖着多层寿被。
陆续有客人来吊唁了。
孝眷分男左女右跪在香案的两边迎接前来吊唁的客人,表示对他们看得起逝者的谢意。客人进门要在香案前先作揖,然后跪下,连拜四次,这叫倒地四拜,是对逝者的哀悼。拜完起来,孝眷要再次拜谢。这回就必须先弯腰鞠躬,再跪下磕头;磕一次头就起来一次,接连四次。千万不可接连磕四个头,倒地四拜是拜死人的,拜活人只能拜一次起来一次!
孝眷拜谢时吊唁的客人要作揖回礼。礼毕,再到礼房登记送礼的名目,多少奠仪(礼金),多少财袱(把草纸包成一个长方形的包袱状,是送给死人到阴间的钱财。现在大都不包了,就直接送成捆的草纸),多少鞭炮;有至亲的还会送花圈、挽联、祭幛(有祭奠词句的黑布等)。
接吊客是必须吹唢呐,吹的是哀伤的曲牌。如果是家族的尊者(如族长领着一班人)来了,还必须跪迎百米之外,放鞭炮礼花。现在农村也禁放鞭炮了,请了一辆烧燃气制造鞭炮一样效果响声的摩托车,还有礼炮声,所以也很热闹,很逼真,却是省下了一笔可观的开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