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书写时,应该边范写边提醒。(翠下面卒的书写,于老师这样指导:许多人把这一笔写到两个人中间去了,把两个人隔开了,这两个小朋友对你就有意见了,怎么把我们隔开呀?对不对?)
反思:总以为高年级指导书写不是重点,讲课时往往忽略了书写的指导,最多也只提醒一下,范写就更少了,其实书写应该贯穿小学阶段教学始终。
(二)老师如有幽默感,课堂气氛会更融洽,学生学习会更轻松。
“翠”字书写指导就能感受到于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特点,除此之外,在这个案例里还有好几处,比如,在学生读完老渔翁说的话后,于老师开玩笑说“你的语气不像老渔翁,是一个小渔娃!”当学生争先恐后读老渔翁的话时,于老师连忙说:“别读了,再读你们就都成了老头老太了,放学回家爸妈认不出你们来了,那还了得!”特别是读到于老师扮演绿色和平使者和学生扮演的小鱼,进行的一段对话中,让读实录的老师都忍俊不禁,可以想象,当时听课的老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笑成什么样?于老师幽默的体现不单单是在这一课,在他所有教学的实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例子。难怪于老师的弟子周建华老师会这样说:“幽默是于老师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想,一位老师具备幽默感,不单单是自己能够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收益很多,设想一下:在四十分钟里很严肃,很紧张的氛围中听一节课,学生会不会感到很累?
(三)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比老师讲会更有语文味。
在《翠鸟》这节课上,于老师讲解翠鸟为什么不是绿鸟后,让学生再读了课题。当学生读通顺读准确后,于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朗读要求,他这样引导说:“读得一字不差,是很了不起。能不能让人一听你的朗读,就好像见到翠鸟一样?”于老师怎样指导朗读?给我们提供了范例:一要一步一步来,二要讲究方法。于老师让学生比赛读、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我明白,因为读书充分,课堂上要求学生把相关段落当堂背下来,是不成问题的。而于老师每一次每一个形式的朗读,都是有目的有指向的,当遇到学生读的不到位时,于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予引导,然后进行范读。这样有效的朗读指导,才称其为真正的读书。在这样的朗读指导下,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训练学生朗读的三步曲:先是要求都正确,再要求读出特点,最后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值得借鉴!
(四)语文课堂上,要注意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在这节课上,于老师重点培养的是读、说能力。读的教学贯穿始终,说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板演“翠鸟”后,根据图画介绍翠鸟特点,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当堂背这一段打下了基础。这里的“说”,超越了“看图说话”,成为一种“口语交际”。于老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还有一精彩之处,他扮演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学生扮演的翠鸟,这一精彩环节。于老师课堂上的说,有目的、有对象。正像于老师在教学札记里说的那样:“以前教这一课让学生说,只是机械复述课文,是被动的,是死的,现在是活的;以前是为说而说,现在则是心灵的对话,是现实的口语交际”。
总之,大家不愧是大家,于老师讲得课每一处都很精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以预见于老师课下做了多少准备?于老师为什么在课堂上这么“较真”,把语文课真真正正上出了语文味?是因为,他知道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他不想让学生泡在题海里受折磨,不想做扼杀学生灵性和悟性的事。
【菊言菊语】读于永正老师《翠鸟》教学实录几点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