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夸美纽斯认为,“泛智”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
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
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
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
于是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同时他也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
但是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
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
2、学会语文;
3、形成诚笃的德行;
4、虔诚地崇拜上帝。
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
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
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
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是对旧的教育和旧的学校的一种否定和改革。
夸美纽斯强调说“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基础之上的。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
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
在全面认识和理解泛智教育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3条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
就是教学应该尽早开始,让孩子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
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由易到难。
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
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
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
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
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
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应该往意彻底打好基础,基础应该扎实,应该尽可能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
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
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
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
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
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除此之外,夸美纽斯还强调道德教育,并且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
为此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
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
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
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夸美纽斯建议:
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那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
德行应当通过练习养成,可以从服从中学会服从,从节制中学会节制,从说真话中学会真实,从有恒中学会有恒;
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兔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纪律制止那恶的倾向。
(22年度写作营第156篇1552字,累计245969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