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出‘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感悟】
[唐以前古注]皇疏:“不曰犹不谓也。如之何,谓事卒至非己力势可奈何者也,言人生常当思虑,卒有不可如何之事,逆而防之,不使有起;若无虑而事欻起,是不曰如之何事也。李充曰:谋之于其未兆,治之于其未乱,何当至于临难而方曰如之何也。若不先虑而如之何之事,非唯凡人不能奈何矣,虽圣人亦无如之何也,故云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一、做一个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
朱子《集注》:“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结合我们的一些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总是束手无策,有的能拖十几年都没有办法解决;还有一些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从不想办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找各种借口掩盖自己的过失和不足,把失误或者过错归咎于别人,这样,不但自己失去了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且,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是憎恨。
在你身上发生的事件,你的反应、你的抉择、昭显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烦恼的心、忧伤的心、痛苦的心,如果结合本章思索,都是遇事不想办法解决的人,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困而不学”“困而不思进”的无可救药者吗? 孔子在这里是再次警示世人:要做一个会思考、会化解问题的明白人——这是摆脱烦恼的灵丹妙药。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思考的一生,就是不断觉悟提高的一生,应将所学、所思、所觉、所悟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遇到一个问题,就上一个台阶,就结交一帮朋友,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一生。欲达到这一人生境界,就从每天的“三省吾身”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开始吧,寻果找因,就可以避免在一个地方摔倒多次!
本章可结合【7.8】一起领悟。孔子强调人的内因,想起毛泽东的一段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二、先患虑患
《荀子.大略》: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意思是说:“和上天相配而拥有天下土地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要考虑到那事情,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要考虑到祸患。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考虑到那事情叫做敏捷,能够敏捷,那么事情就会圆满成功;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考虑到祸患叫做预先准备,能够预先准备,那么祸患就不会发生。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落后;落后了,那么事情就办不成;祸患来了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困厄,困厄了,那么祸患就不能抵挡了。”灾祸和幸福紧靠着,人们有时还不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地方。要预先准备啊!不要稀里糊涂的度人生!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