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对人生的阐释有一联语:“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我一直将其引为清修妙理。我收藏有一幅南怀瑾的字:“仗剑须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因为内容好,一直喜欢。南怀瑾是中国文化国学大师,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武术家,一生传扬文史哲佛学说,著述深入浅出,每次阅读,都受益颇多。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和“楞严大义今释”尤其值得一读,“金刚经”里讲“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说的是那些表面执着的人,真正的智慧是从内心得以证悟,并不停留在表相。因此,凡是着相以求的人,必是迷信之人,因为自己还看不到真相,所以心内并无光明。
光明需从“清静无为”开始,我理解的“清静无为”是:清是不糊涂,静是不胡闹,无为是不胡为。有清醒的头脑,有宁静的心灵,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态度。如此,则“清静”可以“无为”,“无为”可得“清静”。此所谓“存圣人之心,志圣人之气,行圣人之道,立圣人之德。”早些年,我恳请中国书协理事我的好友陈羲明先生为我写了一幅“势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财不可贪尽,利不可占尽”的行书斗方,当时无非是“少点势利,修点福财”的随心愿训,不想多年过后,这种想法日久弥深,似有开顶之悟。尤其近来读得《清贫思想》一书,结合自己多年感悟,真有一种明月千里的法喜。《清贫思想》是日本作家中野孝次的成名作,该书要言不繁,哲思隽逸,从清贫养德入手,阐释人性修为的心灵重建,颇有见地。尤其书中的小标题,如“六尺草堂,悠闲无惧”,“青草嫩叶,何等尊贵”,“袋里有米,炉边有柴,还要什么?”等等,实在是一清至骨,深可回味。
无为谓之道,无欲谓之德,然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非有大觉悟不解无为无欲之妙。“欲”是会意字,由“谷”和“欠”字组成,“欠谷”就是缺少吃的,“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填饱肚子是人生第一大事,到后来才渐渐演变成满足各种不同的欲望。由于“欠谷”,人们从饥饿出发,于是便老想着多吃,多吃就会多占,多占就是生怕自己吃亏,所以慢慢就会形成习惯,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贪”。像今天的贪官,有很多就是因为以前什么都欠缺,才发展成什么都贪的。
食色性也,本性为欲,过则为贪,“贪”其实是一种人格缺失,有点像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索求”,属于精神上的无意识行为,也是一种病态。“贪”字拆开来,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是一个“负”字,联系起来就是“负人”。“贪”从最初的一己之欲,到不由自主的“负人”,其间的轨迹离不开习性盲从,也离不开自我优越感的无知膨胀,从开始的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到后来的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贪”可以算得上万恶之首,难怪佛家将“戒贪”放在“贪嗔痴慢疑见”的第一位,并认为“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像儒家讲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乃纯德良言。《黄帝内经》里说:“至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结合中医五德养性,对戒贪少欲大有禆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