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本来就有自私的一面,很正常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其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我们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到无欲则刚的境界。但我们能做的是不断的克制自己的欲望,尽量多的为别人着想,最起码要做到洁身自好,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很向往德行,因为有德行的人自己过的也会很幸福、很有意义。有德行之人就是不断地与自己的自私心理做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境界得以提升。那么什么是德行?首先说德,德是得的谐音,就是顺应事物的规律,让他们各有所得各有所终。而要得首先要内得于心,就是心里要想到,这个想到的内容当然要顺应道。其次是行,只有内得于心还不行还要有所实践有所作为。只有德行想结合,才能有所成就。
有时发现自私是会传染的,你总是想着你自己,我为什要为你着想,你一毛不拔,我要比你还小气,等等类似的行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总是想让自己的付出有相应的回报,当然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可是一但这样下去人们得到的会更少。有人说过禅即道德,也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态度,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曾给予世界的。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不去给予别人,那么我们还能得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想多了反而很累,我们其实不用去想着每个付出都会得到什么或应该得到什么,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原则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得到什么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就像有人问我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做了好事却没好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试问做好事难道就是为了好报吗,我想很多人做好事是出于人性善的召唤,至于通常做好事后的好报,不过是一种结果罢了,其中没有必然联系。但我们因为这样就不去做好事吗,当然不是了,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炼,其他的都不重要。
所以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多一些付出,你也将多一些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