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讲的这方印章源自于清初的篆刻家林皋先生。可能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林皋先生,没关系,我们只从印章艺术上来展开。
我们之前也谈过几方朱文的印章。也大致得了解了一下朱文风格。
这方印章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字入印,表达了一个作者固有的书写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清初的书写还是带有铁线篆的风格在里面。每个字的转角都比较柔和,曲线弯折,书法意味浓重。
然而我们今天要谈谈这方印章的重点是黏连与线条。
什么叫黏连,我们从这方印章每两个笔画的连接之处可以看到有一块是没有剔除干净的。
印章是表达在石头上的艺术,是要能能够表达出石头的质感的。平时我们一个冲刀下去,然后在线条连接之处会停下,如果想要为了不把线条戳过头又能让线条连接清晰,我们一般就会在这个位置选择压刀。
而这方印章是反其道而行,所有的刀都停留在连接之处稍远的地方,抬起,清底。所有的线条交接就有了很明确的关系,不再是单一存在,互相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
为什么要讲讲线条?
因为所有的线条在转折的位置都消失了,举个例子,我们看杏花的杏字,木字在转弯处的笔画都消失了。口的下半部分的转折之笔也会消失。
这是一种模仿书写习惯的方式,书写的时候在转折时,我们会加速行笔,而林皋这样也就是将书写发挥到极致——从变细直接到消失的一种转变。
后世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有这样的作者的存在,清末的徐三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以后我们的文章中也会提到。
朱文的印章不只是从结构上,同时也能从线条上模仿我们书写的特色,当我们想要能有所进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这方印章,从中汲取灵感,为己所用。
网友评论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