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篆刻汇总临摹与创作练字&书法
印章鉴赏《杏花春雨江南》——粘连与线条

印章鉴赏《杏花春雨江南》——粘连与线条

作者: 榆森林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09:42 被阅读40次
印章鉴赏《杏花春雨江南》——粘连与线条

今天想讲的这方印章源自于清初的篆刻家林皋先生。可能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林皋先生,没关系,我们只从印章艺术上来展开。

我们之前也谈过几方朱文的印章。也大致得了解了一下朱文风格。

这方印章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字入印,表达了一个作者固有的书写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清初的书写还是带有铁线篆的风格在里面。每个字的转角都比较柔和,曲线弯折,书法意味浓重。

然而我们今天要谈谈这方印章的重点是黏连与线条。

什么叫黏连,我们从这方印章每两个笔画的连接之处可以看到有一块是没有剔除干净的。

印章是表达在石头上的艺术,是要能能够表达出石头的质感的。平时我们一个冲刀下去,然后在线条连接之处会停下,如果想要为了不把线条戳过头又能让线条连接清晰,我们一般就会在这个位置选择压刀。

而这方印章是反其道而行,所有的刀都停留在连接之处稍远的地方,抬起,清底。所有的线条交接就有了很明确的关系,不再是单一存在,互相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

为什么要讲讲线条?

因为所有的线条在转折的位置都消失了,举个例子,我们看杏花的杏字,木字在转弯处的笔画都消失了。口的下半部分的转折之笔也会消失。

这是一种模仿书写习惯的方式,书写的时候在转折时,我们会加速行笔,而林皋这样也就是将书写发挥到极致——从变细直接到消失的一种转变。

后世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有这样的作者的存在,清末的徐三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以后我们的文章中也会提到。

朱文的印章不只是从结构上,同时也能从线条上模仿我们书写的特色,当我们想要能有所进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这方印章,从中汲取灵感,为己所用。

相关文章

  • 印章鉴赏《杏花春雨江南》——粘连与线条

    今天想讲的这方印章源自于清初的篆刻家林皋先生。可能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林皋先生,没关系,我们只从印章艺术上来展开。 我...

  • 篆刻中要让线条露“骨”

    篆刻艺术的核心部分是线条,线条的质感与笔法和刀法有关,包括线条外形和线条内质、以及线条外形与内质的关系。印章中我们...

  • 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无疑是美的,但那是指具有古典气息,烟雨蒙蒙的苏州。江西是鱼米之乡,虽说得了个江南的名号,可在这里,几乎见过杏花...

  • 杏花春雨江南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里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

  • 杏花春雨江南

    陈幸同,周雨,四月,江苏无锡。 杏花,春雨,江南。 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人、时间和地点,凑在一起就可以让人想起那些美...

  • 杏花春雨江南

    我用题目,很少会完全的切题,只是有一个意象在心中,信手拈个近似的名头来。 我还不知道杏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在古诗词里...

  • 杏花春雨江南

    风入松 · 寄柯敬仲 元 ...

  • 杏花春雨江南

    纸上蜡花香 蜡上雨花绽 袅袅雾中檐 梦萦江南乡

  • 杏花春雨江南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江南美。 由古及今,不少诗人画家描写江南,赞美江南,以诗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怀。江南...

  • 杏花春雨江南

    最喜这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下着雨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柔和的气息。密密匝匝的雨儿细细地交织着,...

网友评论

  • 夜问:支持好文章,打破零回复:+1::+1::+1:
    加油
    榆森林:@生活酋长 谢谢

本文标题:印章鉴赏《杏花春雨江南》——粘连与线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r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