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偶尔我们会一起聊聊育儿和教育。她说自己接到过很多青春期家长的咨询,这些家长很费解自己的孩子很叛逆,“为什么过去乖巧听话、挺省心的一个孩子,突然就变这样了呢?”
你真的了解“乖”孩子的痛吗?
我记得在《不乖》这本书里有一经典语句关于乖孩子的描述: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
你的共情力,决定孩子的幸福力这样的乖,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
其实当你的孩子变得不乖,我要恭喜你。庆幸他的内在精神够强大,开始会探索自己的需要,会对别人说不。
改变的并不是孩子。只不过是孩子一直以来被父母强制压抑的情绪,不断地在内心积累,某一天终于如火山一样爆发了
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在孩子小时候对他的情绪给予足够关注和理解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孩子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前,即使不去深入孩子的内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孩子的情绪。
针对年幼的孩子,很多父母惯用时而训斥、时而哄哄,并加以说服和教育,大多数时候孩子都能听从父母的意见。这一招对从小比较乖,顺从的孩子似乎特别管用。
进入青春期,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任凭家长怎么训斥、怎么说教,孩子都会无动于衷,让家长感觉就像对牛弹琴一般。
不但如此,孩子还会抱怨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跟父母存在代沟,干脆以无法沟通为由用沉默来抗议。
我自己就是有过这样的体验。幼儿时期的我非常乖,属于比较好带的孩子 ,不怎么发脾气很平和(我妈给我带老大时,常会吐槽我孩子,说我小时候比我女儿乖10倍不止)。
可是一到青春期,那个听话的我就变得爱和母亲顶嘴,脾气很大,很容易发脾气。多年后等我学了心理学才知道为什么成年后的自己很容易和母亲起冲突。
我观察我母亲与我女儿相处模式,发现她是一个压抑型家长。她看重的不是孩子的情绪本身,而是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行为上,当孩子哭时,不是想着先弄清孩子哭的原因,而是单刀直入地一句:“不许哭!你要是再哭,我就让老猫贼把你带走!”用这样的话来威吓孩子,有时甚至会用竹篾子打孩子。
在压抑型父母当中,属于下列情形的比较多见。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采用压抑的方式可能很管用,但孩子一旦上了中学,就渐渐“不吃这一套了”。孩子长大后变得抵触心理强,顶撞父母,甚至会还手,让家长措手不及。
平时自我情绪未能得到他人认可的孩子,大多抱着很大的自卑感,对自我有负面的印象,而且自我情绪调整能力很差,所以情绪往往表现得更反叛,做出的行为也更极端。
你的共情力,决定孩子的幸福力可能受中国传统孝文化影响,我发现很多家长的共情能力都比较低(特别是老一辈)。他们没有意识孩子并不是他们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在他们眼里认为我既然是你父母就有决定和干涉你的权利,既然是你的父母,我就有左右和做你“人生规划师”的义务,他们眼中的懂事是孩子的绝对“服从”和“听话”。
但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没有灵魂的皮囊。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幸福,做家长的不但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学业教育,更应该注重1~6岁幼儿期与孩子共享情绪,及时认可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免疫力。
你的共情力,决定孩子的幸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