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9篇,1216字,共8428字
教师节,一个与教育有关的节日。
可能你已经离开校园很多年,对于这个节日有点陌生,但是学习和成长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比起课本里的知识,社会的知识更丰厚,比起读书岁月的成长,一辈子的成长更重要。
01
学习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学习代表了一种天然的探索欲。
并不是只有呆在教室里,学习一本本教科书,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笔记才叫做学习。
学习无处不在,任何方面都是学习,不再学习就没有进步。
很多人都是从走向工作岗位开始就不再阅读、不再思考,不再学习。
于是思想僵化,三十多岁的人活得老气横秋,世俗又圆滑。
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不再感兴趣,只有按部就班的日复一日。
还有很多宝妈,生活永远围着孩子转,没有什么一点自我。
一旦停止学习,就意味着停止成长,换句话说,就是这辈子差不多就这样了。
02
每个人都是未完成的,即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
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课题。
学生时代的任务有分数评判,成年后的任务完成不好,那么就会生活得一团糟。
幼年时,完成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自己吃饭、穿衣,做简单的家务;
少年时期,完成学校既定的课程,培养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青年时期,要走上工作岗位,进入职责生涯;
中年时期,要完成家庭的建立,孩子的教育,工作的突破……
不管什么时期,都应该学习思考,实现自身成长。
03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成长课题没有完成而造成的。
比如一部分女性,在婚姻里依附于男性,没有经济能力,那就是青年时期没有打磨一技之长,没有谋生的能力;
比如时下热议的妈宝男,婆媳矛盾,其实就是少年、青年时期,没有完成亲子分离任务;
中年危机,其实就是没有保持成长,对自己的感情、职责没有清晰的认识,最后问题爆发;
还有很多涉及到养老问题,也依然是理财意识,教育问题没有处理好,比如没有积蓄,比如子女不愿意承担等。
一旦停止成长,也许当下感觉不到什么,但是问题就会积攒,到某一天爆发。
04
相比学校里的成长,社会里的成长更加重要。
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学霸,他们的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如果生存技能,亲子分离,情感发育不行,最终也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吴谢宇、马加爵等极端案例,还有一些高分低能的人,匪夷所思的处事方式,而这些都可以归结做没有完成成长课题。
人是动态成长的过程,只要有成长意识,不但可以完成现在的课题,还能修复以前的课题。
比如很多人总是从中年开始觉醒,然后解决年轻时没有完成的赚钱技能,还有情感问题。
成长这件事,什么时候都不晚。
那些浪子回头的故事,就是中青年后修正少年时的不羁。
小结:
学习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如果你停滞不前,你会深刻地体验什么叫风刀霜剑严相逼。
作为教师,不想在这一天强调自己多么辛苦,或者多么优秀,我只想告诉所有的人,请保持学习和成长。
有学习和成长思维的人,即便暂时处于人生的低谷,也终会迎来自己的光明。
努力保持成长的姿态,最差不过大器晚成。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急于用一时的成绩来定义自己,路还很长,慢慢来,用一生书写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