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事与愿违的事例

作者: 杨金社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19:48 被阅读0次

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初衷,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吗?回答是:未必。

德国科学家霍夫曼,为了治疗他父亲的疼痛,发明了阿司匹林。霍夫曼的父亲是一位风湿病患者,饱受病痛,而当时各种含有水杨酸的止疼药物,虽然能缓解他父亲的病痛,却给他父亲带来了新的痛苦,因为那些药物酸性太强,对胃的伤害极大,以至于他父亲服药后就胃痛不已,还经常呕吐。

1897年,德国著名的拜耳公司的霍夫曼经过多年研究,把合成出来的含有水杨酸有效成分的水杨苷,经过一些小的修改之后,得到一种对胃刺激相对较小的镇痛药,起名为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发明,是霍夫曼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但是,他在阿司匹林发明之后11天,所研究出来的海洛因,却是事与愿违的,为此,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背负了太多本不应由他背负的道义上的责任,他一生未婚也没有留下子嗣,1946年孤独地死去,他一生几乎是在骂名中度过的。

在当时,霍夫曼就职于德国的拜耳公司,在海洛因刚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副作用并没有什么认识,以为它不会让人上瘾,因此拜耳公司对此给予了厚望,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海洛因(Heroin)。这个药名和英语里的“英雄(Hero)”一词长得有点像,实际上它还真的是来源于德语中“英雄”一词(Heroisch),因为当时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人,只要吃了海洛因,马上就会兴奋,有一种英雄般的感觉。

自1897年,海洛因被发明出来以后,它就被作为一种镇痛剂和止咳剂,在欧洲市面上大量销售,甚至在1910年,当时的《大英百科全书》,还把它作为无害的镇痛药予以记录。

但一直到1930年,海洛因才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被全面禁止。从1897年海洛因被发明后的这三十年里,它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最危险的毒品,没有之一。

从这件事上,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最初的美好愿望,并不能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这就是事与愿违,这个教训,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有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

  • 又一个事与愿违的事例

    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初衷,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吗?回答是:未必。 德国科学家霍夫曼,为了治疗他父亲的疼痛,发明了阿...

  • 又一个事例

    举另外一个例子,论证: 好的夫妻关系,让孩子有很多机会看到在关系中解决问题;极大影响孩子未来的赚钱能力 ✨最近加入...

  • 围绕一个中心写作

    本次作文是围绕一个中心选择几则事例来写作,以为此次作文学生能够写好,可批改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学生的作文写的...

  • 事例,

    一,积极主动,态度决定一切 二战期间,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 你们知道,被关进纳粹集...

  • 事例

    上周,我发现沙发上有一堆的橘子皮。当我问他们“谁干的?”的时候,他们都互相指对方,我该不该找出谁干的,然后惩罚他?...

  • 真理的事例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

  • 真理的事例

    今天我们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老师让我们下来搜集像这样的事例。 白血病大家都知道是不好治疗的,也可以说是...

  • 真理的事例

    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

  • 真理的事例

    1895年11月8日,星期五,这天下午,伦琴像平时一样,正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他先将一支克鲁克斯放电管用黑纸严严...

  • 真理的事例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一个事与愿违的事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hl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