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75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20:36 被阅读0次

    2023-10-27 七十五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语音整理
    上一章我们共同学习了第八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讲完以后呢,好几位老师都私下里讨论这个“道”究竟是指什么?
    仔细想一想,关于“道”的说法呢,还真的不少。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老子》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话呢,实际上就把道德概念给无限的扩大了。凡是你能够说出来的“道”,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
    这样呢,关于道德理解就陷入了一个不可知论的境地。凡是谈论出来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那这个“道”究竟是啥呢?
    “道”,本义就是供人们通过的路。由于它的引申的含义太多,它的本义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熟悉易经的老师知道,每一个卦象,都分为三才,天地和中间的人。参照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尝试着把“道”从空间上分成这么三类,天道、地道和人道。
    所谓天道呢,就是日月星辰他们的运行规律。每到这个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会发现有无数的星星在闪耀。实际上我们能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每一颗恒星,都和太阳一样,有自己的一个运行系统。虽然我们看起来满天繁星,没有规律,但是实际上它的运行,和整个太阳系一样,不断的运动,有规律的运动,恒久的运动。它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实际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黄帝内经》里讲的五运六气,实际上就是天体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对人的健康的影响。甚至呢,有人还提出,地球生物曾经毁灭过,就是由于天体的运行,没有遵循应该遵循的规律,导致地球上的生物灾难。我们的祖先呢,早就对天体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像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祖先长期观察天体运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形成的一套理论。
    那地道呢?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这个生物圈,地球上的万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的祖先把它归纳为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的生、克、耗、泄这样的关系。我们注意到,木、火、土、金、水不是指五种物质,不是木就是木、金就是金,它是指五大类。它把地球上能看到的东西都归为这五类,它们之间呢,存在着相生相克和泄耗这四种关系。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大家比较熟悉,那耗和泄呢,可能了解的就不太多。简单举个例子,金克木,金属的东西能够克制木类的东西。像我们拿着斧头去山林砍树,这就是以金克木。那反过来呢,木对金呢,也会耗。怎么耗呢?这个斧头用的时间长了,可能就变薄了,变小了,它被木所耗,当然这个过程比金克木要要漫长一些。这是耗,那泄呢?我们也举一个例子,比如,木生火。木类的东西,能够产生火一类的东西。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呢,火随着火的出现,那木呢。就逐渐的减少,最后成了一堆灰,那这就叫泄。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相耗相泄,这就是地道,就是地上所有万物它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律。
    然后我们再说人道,人道那讲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学习过历史,知道人类社会从原始到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后来又蒸汽时代,这是从生产水平上来说。从社会制度来说,要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将来还有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同样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像孔夫子所提到的温良恭俭让。有了这些规律,人们就能够和平相处,那背离了这些东西呢,就可能会出现战争,出现人类自相的残杀。像我们现在的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实际上就没有遵循夫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
    我们前面说的天道、地道、人道,都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大道,也就是说大道理吧。那和大道相对应的还有小道。比如,我们回家以后发现钥匙丢了,你怎么样都打不开门,但是你找个开锁公司,他们来个人,拿个小纸片,三下五除二,把门给你开开了。为啥呢?因为他就掌握了小道,或者说呢,是术这样的一个层级。
    厨师做出来的饭往往会比我们自己做的会好吃一些,因为他掌握了这方面的“道”。当老师的,给学生上课,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因为老师他也掌握了一定的“道”。但是这些“道”呢,都是小道。总之吧,这个“道”这个概念呢,是无穷的大,又无穷的小。至于怎么理解,尤其是在论语中的理解,我们上一节课已经说过了,大多都是在讲理想,或者是实现理想的方法。
    关于上一章的“道”就补充这么多。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第九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名人了,而且呢,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名人。所以,很多人都表示,愿意跟随孔子共同修道,要“志于道”。
    我们熟悉的,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其中优秀的七十二位,这是我们常说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相信在这三千人里,有真的愿意跟随孔子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可能是假的,至少说是假装愿意跟随孔子去修道的,去传播儒家思想的。
    这样呢,就给孔子出了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辨别对方跟随自己是真心的还是假装的。所以在这一章里,孔子就给了一个分辨的方法,就是“耻恶衣恶食者”是假的。孔子认为呢,那些嘴上说自己有“志于道”,但是呢,以自己吃穿不好为耻的人,那就是假的,和他没啥好聊的,也不用跟他再继续探讨了。
    第一个字“士”,在西周的等级制度里,“士”是地位最低的贵族。就是天子、诸侯、卿大夫,最下面的就是“士”。后来呢,我们把这个“士”,就理解为读书人,就是愿意将来去做官,而去学习知识学习本领的这些人,叫“士”。
    这个“士”呢,身份比较特殊,你说他是平民嘛,又比平民高一级,你说他是统治者吧,它又处在统治者的最下层,所以它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强的阶层,通过努力通过学习有可能去做官。当然,如果学习不成,或者说没有机会去做官,那他的后代就可能成为平民。所以,这也是整个西周社会最活跃的一个阶层,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一个阶层,它最富有生机,也最具有挑战性。
    所以在这里,就是说“士志于道”,就是你这个读书人,如果立志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对于一个儒家的学者来讲,他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要有这样的一个理想。就需要干什么呢?孔子给了一个评价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要做到不以恶衣恶食为耻辱。因为你的志向在于天下人的安危与幸福,要身先士卒,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如果你认为吃不好的食物、穿不好的衣服是一种耻辱,那你这个格局就太小了。
    需要大家注意的呢,是不耻恶意恶食和追求恶意恶食这是两回事儿,我们并不是非要让自己衣衫褴褛、吃糠咽菜来显示自己的仁德,让自己看起来耿直于道,那这种浮在表面,牵强附会的做法,实际上是背离了孔子的原意的。
    那为什么有的人会以恶衣恶食为耻呢?我觉得实际上这是他内心虚弱,不够强大的一种表现。正是因为他内心不够强大,所以呢,他需要美衣美食来给自己装体面。他总是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没礼貌、没身份、没地位,他心里想的都是外界对他的羡慕、认可和肯定,那这样的人呢?孔子认为“未足与议也”,实在和他没啥可聊的。
    那我们如何做到不耻恶意恶食呢?实际上也很简单,随遇而安就可以了。有好的条件,我们当然可以吃好的,可以穿好的,过着舒适的生活。那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也不会受困于当下的这种环境,也不会觉得自己过于寒酸,不够体面。也就是说山珍海味我们也能吃,吃糠咽菜我们也能过,锦衣玉食也没啥罪过。
    当别人锦衣玉食,我们也不去羡慕;当别人吃糠咽菜,我们也不嫌弃。能够平等的去善待他们,不会因为他外在的衣着是否鲜丽而另眼看待。所以外在的东西,它是不重要的,我们也不应该以之为耻。
    如果一个人对于外在的东西过于刻意的追求,并且呢,不断放大自己的欲望去满足这种需求,那我们对他的态度也很明确,“未足与议也”,就是根本不想和他有什么探讨。

    〔按〕关于“道”本人的理解:

    道,有两种解释:一是真理,二是方法。

    真理也有两种:一是全信息,一是规律。

    全信息,人不可能掌握。信息之大,不可能处理的了;并且,它是动态的,在采集、传输、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时,世界又变化了。

    所以,合理的“道”,或者说实用的“道”,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一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二是认识万物运行规律的方法。

    但是,这个“规律”还是相对的,是从“过去”总结出来的经验,还要“未来”来检验和修正。

    铎罡 书

    李零讲解

    “士”,即君子,也叫“士君子”,是贵族下层的一般称呼。《论语》常见。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和很多古代宗教一样,他也强调苦修苦行。孔门之中,谁最安贫乐道?颜回。孔子在陈绝粮,仲由见老师和同学挨饿,看不下去,发脾气,被孔子批评(《卫灵公》15.2),其实仲由才了不起。

    吃苦,很多人能做到,特别是待在穷乡僻壤,从没见过钱的人。人最怕的,其实还不是穷,而是人比人。人比人,气死人。谁能经受这种考验,才是真君子。

    《子罕》9.27:“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才是考验。(有志于道不怕穷)

    以上两章是讲君子对道的追求。

    华杉讲解

    有志于道是什么呢,就是有自己的追求,有使命感,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儿,不和别人攀比。

    攀比财富是这世上最可怜之事,我将之命名为“乞丐心态”。为什么叫乞丐心态呢,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乞丐不会和百万富翁攀比,他只跟旁边那个乞丐攀比。所以当我们攀比,我们都是先排除一大堆人自己比不了,没资格比,然后自己选择一个攀比对象,咬着劲儿比。那不可怜吗?

    有人拿攀比当动力,那是因为他没找到更大的动力。这动力就是使命感。

    什么叫有志之士,有志之士就是有使命感,知道自己要干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有贡献的人,我聚焦于我的使命和责任,内心坚定,生知安行,与天地对话,在历史中找自己的位置,眼睛盯着自己身后的未来,要死而不亡,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继续影响和贡献。

    这样的人,眼里哪看得见隔壁张老三买了什么车呢?如果他来跟我谈论隔壁张老三的新车,我还跟他论什么道呢?

    张居正直解

    士,是为学之人。道,是事物当然之理,即学之所求者也。恶衣,是粗恶的衣服。恶食,是粗恶的饮食。议,是议论。孔子说:“人之为学,有志于斯道者,必是识见高明,见得自己性分为重,外物为轻。凡富贵贫贱,都动他不得,而后于道为有得也。若夫士而为学其志将以求道也,却乃愧耻其衣服饮食之不美,则是羞贫贱,慕富贵,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与之论道,必不能知其味而信之,何足与议哉!”大抵衣服饮食,不过奉身之具,于性分原无加损。故大舜在贫贱之时,饭糗茹草,若将终身,及其为天子,被轸衣鼓琴,若固有之。而禹之菲饮食,恶衣服,非徒以示俭,盖亦以口腹身体之欲,不足留意于此耳。孔子之所谓志于道者,岂专为为士者警哉!

    孙中兴详解

    本章是《论语》首先出现“士”的一章,强调的是“士”重视的是与天下人生活和生命有关的道,而不是个人物质生活。

    孔子说:“如果一个立志笃守圣贤善道的士人,还很在乎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这样的人就没什么资格当个士人了!”

    “士”的起源说法不少,我们只能简单说一说。

    《说文解字》说:“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大意就是各行各业中有专业执掌的人。《白虎通德论·爵》也有类似的说法:“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还引用古书说:《传》曰:“通古今,辩然否,谓之士。”可见“士”是能明辨是非,有专业的人。董仲舒基本上也承传这样的看法(《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近代学人对于“士”的研究很多,有兴趣的人可以先参考余英时和阎步克先生的相关著作。)

    根据《孟子·离娄上》,社会等级分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庶人,《万章下》又有五等和六等的说法。《礼记·曲礼下》有大同小异的五等分类法: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不管怎么说,“士”都是贵族阶层的最下一层。

    《论语》著名的古注中只有邢昺对“士”有批注:“士者,人之有士行者也。”

    可是孔子这里的“士”应该是转换了它的内在意义,让“士”再也不是传统的世袭爵位,而是自我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特别是要“志于道”,以“道”为终生奋斗的目标。所以这里的“士”应该就是《论语》其他脉络中所提到的“君子”。

    孔子认为以道为终身奋斗目标的人,最低标准是不讲求衣食的奢华。如果先想到的是自己吃得好、穿得好,这种欲望追求没有止境,他也就没空想到要增进别人的福利,这样就离“士”的标准越来越远了。

    除了衣、食之外,孔子也告诫“士”不可以在意“居住”的问题(《宪问篇》14.2)。我们可以回忆孔子说过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1.14)和“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篇》15.32)。

    孔子夸奖过“禹”,其中理由就是他专注人民的福祉,而对自己的饮食、衣服和宫室都不讲究(《泰伯篇》8.21)。

    孔子赞赏颜回时也提到“食”和“居”的条件不好并没有阻挡颜回之“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6.11)这段话标举出士之“乐”,其实就是“志于道”的“乐”,也就是“安贫乐道”,重视的不仅是精神的享受,而且是“修己安人”的“人我双融”。

    这种“修己安人”在孔子和子贡和子路的问答中都可以看到。两人都问过孔子“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士’”。孔子回答子贡时说了身为“士”的三个层次:一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一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一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最后子贡问到“今之从政者”,就让孔老夫子怒火中烧,说了“噫!斗筲之人,何 足算也”的气话(《子路篇》13.26)。等到子路问孔子同样问题时,孔子就从士和朋友、兄弟之间的“切切、偲偲、怡怡如也”等情感方面的表现来提醒子路(《子路篇》13.28)。这两章也是呼应这章讲的“士”(详细的解释我们到时候再说)。

    孟子在回答王子垫的“士何事”问题时,就提出“尚志”,然后再解释说“尚志”就是因为“仁义”,总结说“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这段话也是承传着孔子对此章的看法。

    另外有一段经常被忽略却是很重要的话,出现在《礼记·郊特牲》:“士”是“天子之元子”。“元”有“初”、“大”和“善”等好的意思,这话是说有“士”之德的人,而不是“世袭君位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天爷的长孙(继承人)”。接着又说“天下无生而贵者也”,这里表明“爵位世袭”让许多人自以为是“天生贵气逼人”,其实没有士的德行,这都是自欺欺人。“天下无生而贵者”,所以常人纵使不是一般意义的“天子”,却绝对是“天民”。这真是专制时代的革命性言论,到现在还很有正能量。

    “士”是“老天爷最宠爱的长孙”(“天子”是“天之子”,“天子之元子”就是“天之长孙”),长孙就应该要“法天”,“继志述事”(《礼记·中庸》),修己安人,尚公无私,行健不息。

    想想:我们是“老天爷最宠爱的长孙”,或至少是“天民”,岂可自暴自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7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hu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