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创业心理学
你认为100是50的两倍,还是比50多50?

你认为100是50的两倍,还是比50多50?

作者: 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17-01-31 00:52 被阅读3398次

我不是标题党哈,不过乍一看这个标题很多人会觉得作者今天是不是把脑子落在饭桌上了,写出这么弱智题目。这标题不是废话吗,这两种说法不一样吗?

有些时候还真的有点不一样!

很多朋友知道我在青岛是从事旅游行业的,我们公司有一款短线旅游产品“青岛2日游”200元/人,假如你刚准备来找我报名,这时候你遇到一个朋友,你朋友告诉你另外一家旅游公司的的青岛2日游产品才150元/人,并且这里离另外一家公司公司只有半小时的路程。这个时候你权衡一下,有很大的可能会放弃找我报名,转而去另外一家150元/人的公司报名。你来找我报名“北极斯瓦尔巴群岛16日游”,价格为69800元/人,假如你刚准备来找我报名,你又遇到了一个朋友,你朋友告诉你另外一家旅游公司的价格为69700元/人,离这里半小时的路程。可能会觉的,这特么也叫便宜啊,69800元的旅游线路才便宜100块,还是算了吧。为了这100块钱跑半个小时真不值得。

这时候你发现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你愿意花半小时去另外一家旅游公司报名为了节省50元,却不愿意花半小时去另外一家公司节省100元。都是同样付出30分钟的时间成本,你觉得节省50元是值得的,而节省100元是不值得的呢?你打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在这里要解释一个有意思的小概念:

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开始提到的其他旅游公司卖的“青岛2日游产品”比我便宜50元, 比例上比我便宜了四分之一,相当于打了7.5折。另外一款产品比我公司的便宜100元,比例上比我便宜了千分之1.4,相当于打了9.999折,这在你看来几乎就相当于没打折。你肯定不会为了这么一丁点的折扣去跑一趟。这就是比例偏见在你身上作用的效果。

商业上的应用

1,你是一个卖床的商人,你做了一个活动,花5000元买床,就送一个价值200元的枕头。这时候会有客户觉得你真小气,送的这么少。而你因为要送出200元的枕头而心疼。这时候你可以做一个调整。买5000元的床加1元钱可以买到一个200元的枕头。用这种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原来是5000与200元做对比,现在是1元和200做对比,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2,各位看官出门旅游的的时候应该很少去保险公司直接购买20元的旅游意外保险,而我们公司会在旅游产品的基础加20元连同旅游意外险一同出售。保障了你们安全,你会觉得特别划算。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在一个比较贵的商品上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有价值。

3,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都是套路

比例偏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这种套路,你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是在商家的算计之内,他们甚至能够制造一种消费趋势,让你心甘情愿的买,买,买!刚出虎穴又进狼窝了,人艰不拆啊。所以到底100是50的2倍,还是100比50多50就要看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了,但愿今天码的字能给你带来一定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ff4fefab906:一般见到同样的促销方式还有另一种理解。比如5000送枕头,我会问不要枕头减200我就买。如果是个人卖家,还是很可能有这个魄力的。因为5000元的实体店,利润率基本为此在30%~50%,而另一种就问不出这话。因为多出来的枕头是一元换的。不过现在的套路是,记住商品代码上网找,然后看价格,网上利润率通常比实体店会低一些。有的还有返利。对于这种商品大多数是厂家售后的,但实体店会帮忙调换。网购节约的也就是这个调换成本。所以对于差不多的价格选择同城实体店自提最划算。相当于实体店享受网上的价格。不过如果仓库发货的那种距离室内还是有些距离的。
  • 会飞的小青蛙:这也和自身经济实力有关
  • 煜龙:平时我们都见过,却没有理性分析过,确实是这个道理
  • 8712949b4092:很好的文章,作者很厉害
  • 闫雪建:正常现象,非常正常。这个对比给得启示,最好直接说明,举例让我第一时间想到,穷人拿时间换钱,富人拿钱换时间……
  • 314cd5d52343:套路
    石木木:@归簕 :smile:
  • 木棉花的生活:坏蛋行为学
    石木木:@木棉花的生活 不坏:grin:
  • 丹顶鹤的日记本:因吹斯听~
    石木木:@丹顶鹤的日记本 :smile:
  • 南山叶:来自5分钟商学院的问候
    石木木: @南山叶 嗯嗯,这是我的学习笔记
  • 我要变得更好:写的太好了
    石木木: @我要变得更好 感谢,会持续更新的
  • 纷纷万事:真对
    石木木: @纷纷万事 🙏
  • 英国风格:买一送一,减价50% ,哪个合算?一般人算不清
    老钟哥:@英国风格 从商家的角度是买一送一合算的,营业额没有下降;顾客角度正常都是50%的折扣合算,因为对顾客而言买一送一永远不会比50%折扣更优惠,而且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自由购买更多”的选择权。
    石木木: @英国风格 我会选择减价50%,我单身狗不需要增买一赠一😁
  • 一梦梦千秋一醒富万代:可以啊。关注😬
    石木木: @一梦梦千秋一醒富万代 谢谢
  • CHENZI娴:细节细节
    石木木: @CHENZI娴 😀
  • 科学发展观:厉害了😄
  • 1a8906278ff8:我也是做旅游的!嘻嘻嘻
    1a8906278ff8: @石木木 不是,导游
    石木木:@兰心惠质 你是op?
  • 帕瓦落地:没有发现的小细节。
  • 268b445ce7cc:有意思
  • 云隐雾轻:确实如此
  • 187d1d52988a:能花这么多钱的人,不会在意那点小钱
    石木木:@187d1d52988a 举反差大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概念,现实生活中两种方式的尺度是商家精确计算出来的。我们不仔细计算的话很难察觉到。
  • Dev_hell03W:不错. 写的不错, 就是这个道理 !
  • 未静:新颖的角度,的确如此。
  • b2060f9cd726:很有用
  • 白马塞西风:影响力 里面也不错
  • Lael:厉害,写的很好
  • 莫言轻许:增量50%与减价33%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增量看起来更诱惑
  • 走在雨的缝中:有道理:+1:
    石木木: @走在雨的缝中 总算是能把道理讲明白😁
  • bc2570f94c8e:好文章没读者,可惜了
    石木木:@萤火心灯 有想过,自己还是新人呢,但还是会看着前方
    bc2570f94c8e: @石木木 吃饱不想,慢慢来有时候就是拿战术上的勤奋弥补战略上的懒惰,你可曾想过有更好的画面
    石木木: @萤火心灯 哎,慢慢来吧。
  • 夏汐轩:说的很对
  • Fantasy丶7:很有用。我走过最深的路就是你的套路╮(╯_╰)╭
  • fbc7680e6813:套路满满套路
    石木木:看破套路,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路
  • Kimisme:赞同作者观点。我们都是喜欢贪大便宜的人😀
    石木木:贪便宜不要紧,要看清楚便宜背后的逻辑:smile:
  • 8a224569d1c4:新年快乐😀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很实用呢
    石木木:谢谢
  • 0d1718aee566:虽然只是一个常见销售现象,但是不去观察还真没想到
    石木木:任何现象背后都有底层理论支持:blush:
  • 8c201f93238f:可以,很实用
    石木木: @冠军之刃 谢谢
  • 小小向:有道理
    石木木:@兰心惠质 这么有缘啊:smile:
    1a8906278ff8: @小小向 和我QQ头像一样
    石木木: @小小向 😁
  • c761cdf91b47:满满的都是套路!那套路到底是好是坏呢?
    c761cdf91b47: @石木木 何为理性?对结婚而言,是应该理性的放手,还是感性的追求?
    石木木: @小小灬胡逸轩 无关乎好坏,了解底层逻辑,能让你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 胡小姐:貌似是的
    胡小姐: @石木木 但是我们还是让套路了。只是你分享了一个想法,以后可能会少让套路一点
    石木木: @胡小姐 都是套路😂
  • 半浮清茶:赞一个!
    石木木: @半浮清茶 谢谢😀
  • lekli:鼓励鼓励
    石木木:感谢鼓励,没白熬夜
  • 招小鱼:😀有意思
    石木木: @招小鱼 😀

本文标题:你认为100是50的两倍,还是比50多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mh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