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以前的七百多篇诗文,中国文学界的先驱作品。
《昭明文选》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他的主编就是昭明太子萧统,由于英年早逝,没有做过皇帝,历史上称为“昭明太子”。
萧统是幸运的,在他还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萧衍就夺得了帝位,即位当年就被立为皇太子。
作为太子,萧统的教育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萧衍抽调了各领域的权威人士,帮扶教育太子。
南梁一等一的精英组成的豪华阵容,对萧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优质资源造就了后来品德高尚,心地善良,才气出众的昭明太子。
这就是古代的赢在起跑线上,在别人家的孩子哭哭闹闹的时候,萧统已经在各位大师的指导下学习经典著作了。
因为是太子,将来要接掌帝国,萧统的童年注定不同于其他孩子,除了要努力学习,还不能享受父母的陪伴,五岁就单独住到了东宫。
就这样,萧统逐渐长大,不知道是后天教育的好,还是继承了萧家的优良基因,太子成长为颜值,才气,品德等诸多优点集于一身的青年。
萧衍对这个太子儿子很满意,经常允许他处理一些政事。他经常参与一些案件的审理,他的判决,体现出了不同于父亲的执政思想,主张宽以待民。
萧统从小是非分明,并不是一味地轻判罪犯,而是有自己的原则,并不纵容坏人。
他仁义善良,并不以太子的身份,唯我独尊,随意打骂,他包容仆从的过错,从不加以惩罚,他会为贫苦百姓赠送大米衣物。
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太子,还是因为一件事跟父亲产生了隔阂。
在萧统的母亲丁贵嫔去世后,萧衍受人忽悠,买了一处地作为丁贵嫔的墓地。有个道士跟萧统说,这块地风水不好,不利于太子的地位,只需要埋一些蜡鹅在墓地边上就可以化解。
萧统宅心仁厚,没有多余的想法,照着道士说的做了,可是这种行为历来被皇帝忌讳,严重的可能会送命,萧统这是给自己埋了一颗炸弹,既然是炸弹,总会有爆炸的一天。
引爆这颗炸弹的是萧统的亲信,一名亲信因为失宠,心里不平衡,便添油加醋向萧衍告密,萧衍当即派人调查,确实挖出了蜡鹅。
这件事让萧衍气坏了,对萧统很是失望和愤怒,本来想严肃追究,被大臣劝住了,并没有追究萧统的责任,但是父子二人也因此产生了隔阂。
其实,除了蜡鹅是真的,其余内容都是告密者瞎编的,专挑不利于太子的话说,可是皇帝从来不管这些,不管有没有诅咒,皇帝都是选择信其有。
萧统始终没去向父亲解释,默默承受着冤枉,这样一个老实巴交,以孝为天的太子,内心应该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包袱。
此事过后,不到两年,萧统在一次泛舟时,船翻落水,被宫女救上岸后,大腿受了重伤,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只是报告说偶然生病。
之后,病情逐渐恶化,他制止身边人向萧衍报告真实情况,在落水后不到一个月,萧统病危,父子俩最终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萧统死讯公布后,建康城的老百姓,一片悲伤哭泣之声,由此可见,萧统的口碑极好,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
当了三十年的太子,最终没能熬到当皇帝,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萧衍对他的品行也持认可态度,特批他穿着帝王的服装下葬。
综合生前品行作为,梁武帝萧衍给他的谥号是“昭明”,这在古代谥法中是很好的褒义,由此历史上称他为“昭明太子”。
萧统最大的贡献就是组织编了《昭明文选》,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爱好诗文,作为太子,又有足够的资源去调用。
历史记载,他藏书三万卷,组织编辑各种图书集,只不过都失传了,只留下了《昭明文选》,这本书抛弃了以往的编书模式,只关注文学性,对于语录,哲学不在考虑范围内。
《昭明文选》让很多珍贵的作品免于失传,其选材精致,成为了后世的文学教科书,影响了无数文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昭明太子,虽然没能当上皇帝,但一部《昭明文选》影响熏陶了多少文人骚客,这本书让他享誉在了文学界。
不知道他是幸运还是不幸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