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作者: 霞_9667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06:30 被阅读86次
    正月十五闹元宵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了,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老家陕西过元宵节的时候,一切都历历在目。

    十五一大早,人们都早早起床了。主妇们先在家中供奉的各位神佛面前敬上香,摆上新鲜的供果 ,全家人吃过香味四溢的臊子面,就扶老携幼,呼朋引伴的簇拥着一块儿出门了,大家都匆匆的赶着去县城看耍社火。

    社火是人们盛大节日时,一种传统的狂欢活动。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表演的人都根据不同角色,穿着用各色绫罗绸缎做成的表演服装,用五彩颜料装扮成不同人物的扮相,给大家表演。

    我们县城耍的一般是车社火,后面紧跟的是地社火。

    打头阵的是全身穿大红色衣服,头上包着白羊肚手巾的响器队。在彩旗飘飘的大花车上,五个打大鼓的人,使出浑身解数,使劲的打着鼓,一脸的幸福和自豪。打大镲的人把手里两个明晃晃的黄铜镲来回的翻飞着,用力的拍击在一起;唢呐声,洋号声交织在一起,真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它后面的花车上,是一位被祥云环绕着,身着洁白素净佛衣的观音菩萨。她慈眉善目,笑脸盈盈的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手里拿着净瓶,瓶里插着嫩绿的柳枝,她用柳枝轻轻地把甘霖洒在周围人的身上。双手合十,口里念着,“阿弥陀佛”。虔诚的善男信女们一起大声回应:“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身体健康,我早生贵子,我金榜题名,我工作顺利……”。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都说了出来,瞬时变得一身轻松。

    最引人注目的是用彩条布固定住,钢筋管搭建的高台芯子。用彩纸做出了花果山,水帘洞的场景,孩子们扮成十几只可爱的小猴子,挤在一起,嬉戏打闹着。美猴王孙悟空手拿如意金箍棒,驾着筋斗云,在高台芯子上做着各种滑稽,搞笑的动作,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十几个车社火后面是地社火——舞龙舞狮队,他们的精彩表演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此时街道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舞狮队声势浩大,有二十多人组成。两个人为一组,前面的人钻进狮头中,后面的人蹲着,威武的狮身上是鲜艳的橙红色的长毛,两个灯泡做的圆眼睛灵活的一睁一闭。时而跳上长木凳子,时而起身直立,时而滚起了绣球。指挥狮子表演的人穿一身紧凑的黄绸衣,腰上系着彩带,手里拿着镶有铃铛的五彩绣球使劲的摇着,大家掌声如雷。舞龙队也不甘示弱,十几个人钻进色彩斑斓的龙身里,龙头是由经验丰富的中年男人带领着。他们听着鼓点声的节奏,左右摆着龙身,上跳下窜,大家的喝彩声一阵高过一阵。

    地社火还有双脚上绑着一尺长的木棍行走的高跷队,他们手摇纸扇,故意摇摇晃晃,忽然摔倒,当你想扶他一把时,他却一跃而起,给你做个调皮的鬼脸,可见他们的功夫不是一般般。

    正月十五闹元宵

    还有戴面具的大头娃娃;嘴里叼着烟斗,脸上夸张的点着大黑痣的媒婆;猪八戒背媳妇;神通广大的八仙过海;造型逼真的唐僧师徒。车队在挂满了大红灯笼的街道上缓缓的行进着,鞭炮声噼里啪啦,响彻云霄。

    小孩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好奇的歪着脑袋看;小个子踮起脚看;后面的人站在小凳子上看;实在看不见的,找了个土堆站上去只能远远的看,或者只能听这热闹声了。

    社火走远了,可它把永远的喜悦之情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十五的下午,各家早早的蒸熟了造型逼真的“老鼠馍”。它肚子装的是炒熟后喷香的油面,有黑豆做的眼睛,用手捏的嘴巴,鼻子、耳朵。把它三个装成一盘,又上香后,供奉在神佛前。听说这样,家里来年不会再有老鼠,还会五谷丰登。

    还有一项农村人最在意的事——送祖先。家里的男主人挑着红灯笼,把大年三十请回家里来过年,已去世的长辈灵魂给照着亮光,送回他们的墓地去。烧上纸钱,敬上香,作揖磕头。你不要认为这是迷信 ,这是在感谢祖先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寄托着对已故亲人一份深深的思念之情。

    元宵节讲的是团团圆圆,和谐美满。一碗圆圆的、甜甜的、爽滑黏糯的元宵就是最好的见证。一家人吃着、笑着、谈着,夜色渐浓。

    正月十五闹元宵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来了。他们从家中挑出了绿莹莹的白菜灯,开了花的莲花灯,绘有图案的转灯,写着福字儿的福灯,天上飞起了许愿灯,大家的心里都点上了一盏明亮的灯。

    五颜六色的烟花灿烂的绽放着。一轮圆圆的皓月,高高的挂在天空,欣喜的看着这些幸福、和善的人们。这真是一个迷人的夜晚——醉人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月十五闹元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ko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