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件事情的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一大块的时间,最后可能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就比如,今天下午我本打算看书的,原计划是给3个小时。结果呢,一分钟都没看,都浪费在浏览网页了。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工作,都不是时间越多越好。如果给的时间越多,人们反而越容易失去紧迫感,甚至根本不去做。这是为什么呢?
1、虚假的繁荣:感觉时间还有的是,不必着急
缺乏紧迫感的原因是我们给的时间太充裕,只要还有时间,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推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甚至根本就不去行动。
对付这种毛病的方法,就是把截止期限缩短,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比如,原定三个小时读书,可以分解为10分钟读书,15分钟写作,然后重复,由于每个小任务都只有10-15分钟时间,容易给人一种紧迫感,也更容易完成。
2、对大任务的恐惧感
超过20分钟的任务,都会被大脑下意识地判断为有难度的苦差事。因此,番茄钟工作法让我们设定无数个10-20分钟左右的小任务,中间允许休息。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消除我们潜在的恐惧感,让我们更容易开始。因此,除非是特别紧急的工作,一般的工作、学习都不要设置太长的时间。
3、对碎片化时间的误解
传统观念认为:碎片化的时间难以集中精力,也难以建立深度。其实不然,碎片化时间反而更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而至于深度,其实并不由是时间长短来决定的。打个比方,开一场两个小时的会议,未必就会形成深刻的共识,反而会把大把时间都浪费在辩论与扯皮之上。如果把会议的内容分解成多个碎片单元,要求在5-10分钟内给出特定焦点问题的答案,这样,组合起来之后的意见反而更有深度。同理,我过去也看不起“动态”或“微头条”这种工具,以为要写大部头文章才算够有深度。但是,现在再看,碎片化的动态文章或微头条或问答,虽然受到篇幅限制,一次只能讨论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也已经足够充分与深刻。如果将所有的碎片化文章都组合起来,就完全可以覆盖一个学科的全部内容,足以媲美一本书籍。
因此,多使用“番茄钟工作法”,将任务分解成碎片,反而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时间的浪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