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213
原文(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囚禁了,说:“文王既然死了,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吗?上天如果要消灭文化典籍,后世之人也就得不到这些论典籍了;上天不消灭这些文化典籍,匡人又能对我如何?”
小感悟:
圣人遇到不测之事,也能处之泰然,必然是由于修心至纯。
无修为者,必遇事容易慌乱。这点于我最为深刻,印象中很多事,我遇到了,经常慌乱不知所措,而只会用暴躁的脾气去应对。
文化典籍,既然存在,必有存在之理,而不是人为所能消灭的。“存在即合理”,这是很简单的哲学,很多人会看不惯很多事物,殊不知,这些事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不可当局者迷!
~~~~
~~~~
读论语-214
原文(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太宰问子贡:“孔夫子是圣人吗?何什么他多才多能?”子贡说:“ 这固然是上天要使他成为圣人,而且多才能。”孔子听了后说:“太宰知道我吗?我小时很贫贱,因为多学习了很多小技能,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能吗;?不多的。”
小感悟:
君子没有很多技能,而孔子自称有很多技能,因此这是谦虚之辞。
人若出众,容易得到他人的称赞,但如何巧妙的回应,才是大智慧。“大者宜为下”。所以,委婉的表达谦虚,得向孔圣人多多学习!!!特别是一些有才学之人。不可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