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谥号解(二)

作者: 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6-17 11:26 被阅读37次

        《逸周书·谥法解》中则有具体的记载,历代帝王谥号所选用的字,大都依据此书,具有严格的礼的规范。该篇原文如下: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谥号解(二)

    《逸周书·谥法解》中则有具体的记载,历代帝王谥号所选用的字,大都依据此书,具有严格的礼的规范。该篇原文如下...

  • 中国古代谥号解(三)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

  • 中国古代谥号解(四)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

  • 中国古代谥号解(一)

    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包括朝鲜、越南、泰国、日本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 帝王录13 ‖ 短折孤德皇帝一一汉哀帝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死后谥号为"哀"的不少,然而要讲第一个得此兼具批评与同情之意谥号者,则是汉哀帝。 所谓“谥号”,...

  • 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为何被追谥为晋惠帝?

    中国古代每一位皇帝在逝世之后都会被后人追加谥号,往往被追加的谥号就能够简单概括皇帝一生。“惠”这个字便是皇帝谥号的...

  • 谥号读人26:吴王阖闾(中)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叫“道”。《谥法解》里找不到“道”这个谥号。所以我们只能从“道”这个字本身的含义来解一下...

  • 故人

    简单地说一下,贾诩并不适合这个谥号。根据《逸周书·谥法解》分析,刚强有德能成事的谥号“肃”,成竹在胸而能决断的谥号...

  • 论语新视界144|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在中国古代,一直重视死后的声名问题。古代的“谥号”就是典型代表。一个人死了,非常看重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谥号”,甚...

  • 文学家范仲淹不平凡的一生(一)

    在中国古代,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有一天去世了,他们都会得到一个谥号。这个谥号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一生,他的行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谥号解(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iv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