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作者: 流一盏灯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14:49 被阅读3次

再接昨日之叙!

观《红楼梦》者皆离不开对此书之点滴评注,而古往今来对《红楼梦》之评注又可能为诸书之最,无一部书有如此之多之评注。坊间更有阅读《红楼梦》者,看评注之心大于其书本身,亦从另一侧面见之《红楼梦》之奇与妙!

而对此处之"风月宝鉴"之评注,于《红楼梦》各处之纷纷所评,据吾之统计,不排首,既可排次席,亦是评注之多之杂之关键要点,亦从另一侧面反映"风月宝鉴"之繁与难也。

但以惯常之对"风月宝鉴"之评注,往往离不开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佛家一说,此种观感也的确有理。"风月宝鉴"时而美人,时而骷髅,又于正反两面而息息相关,与佛家对于‘色’、‘空’之"空无"思想有极其和合之意。然而,这"风月宝鉴"所含之"空灵"之性,不仅有‘空’,还有‘灵’,这又如何可少?再者,这"风月宝鉴"字里行间称其为"鉴",并描述其为一镜子之具体器物,无论如何还是应有其‘镜子’之照看之用。那么雪芹只写其影像之功能又如何处之?

如要清晰明了这"风月宝鉴",除了佛家之"空无",还需借助于道家之思辨。道教之谓"空灵"于空静而带有灵活之气,是以"灵动"为重,灵动飘逸,无处捉摸是以无限变化之中方可得之。

这"风月宝鉴"之出处不仅仅是‘空灵殿’中之宝物,其亦是‘太虚幻境’之宝物,而‘太虚幻境’则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之所在,在这真假、假真,无有、有无之中,就深含着灵动飘逸,无处捉摸之无限变化之理。于后文火烧"风月宝鉴"之时,"风月宝鉴"自以人言:"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亦含有"以假为真","不辨真假"之灵动闪现,实可见这"风月宝鉴"有可辨真假之变化于其含义中。

从这一观点出发,这"风月宝鉴"即为"鉴",便应有其‘镜子’之照看之用,其照看到什么?其正面所照是‘贾瑞’天天朝思暮想之‘王熙凤’对其招手,邀其云雨之假意幻相,其正面所照为‘假’。而背面所照,如书中所述之骷髅影像,细想之下,是否乃是‘贾瑞’本人之当时真实病貌,‘贾瑞’照看"风月宝鉴"之时已经病入膏盲,其病之初始已是"心内发膨胀,⋯,⋯,眼中似醋,⋯,下溺连精,嗽痰带血"之状,定是形销骨立之面貌,而如今已是又几月过去,其形神自是每况愈下,已然变得鸠形鹄面,形容枯槁,与镜中骷髅何异?

这"风月宝鉴"以"亦真亦假"而看,是否就是雪芹又赋予其之,一面为鉴照真容,一面又幻化假貌,如此变幻莫测,是否已与"空灵"之无处捉摸之无限变化而相宜呢?于明日总述之。

相关文章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袭人虽闷,吾等再复多言其闷,又有何用。这闷子,还需宝玉来解。 宝玉晨起梳洗完毕,[见袭人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于昨日所指,‘贾代儒’寻‘王夫人’求助二两人参去治疗‘贾瑞’,此中因分不出到底是哪房头之事,就是要动用到"公中"之...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红楼梦》中有林黛玉之处,必有薛宝钗之看点。雪芹在设置宝黛钗之三人关系与情感梳理中,用各人各语中流露着,对三者之间...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再接昨日之叙! 观《红楼梦》者皆离不开对此书之点滴评注,而古往今来对《红楼梦》之评注又可能为诸书之最,无一部书有如...

  • 转发书友品读红楼好文

    寿宴之上,自然少不得聊聊家常,故而从王夫人口中又提‘秦可卿’之病,尤氏按情况一一回复。 有关‘秦可卿’之病于第十回...

  • 转发友品红楼有感

    于昨晚提出七问,实非一篇可解之全貌,不得不随第十二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故事逐一呈现于眼,照见于心。 于前已将"...

  • 2018-12-20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

  • 分享书友品红楼有感

    封建礼乐制度源起于‘周’,孔子所要之是在于"克己复礼",原本为恢复‘周礼’,亦是适应于春秋战国时代信奉儒家的士人之...

  • 分享书友品红楼有感

    接而叙之! 雪芹将此第十三回起初便将现世中之‘秦可卿’便要逝去之际‘托梦’于‘王熙凤’道出"今日回去",这"回去"...

  • 分享书友品红楼有感

    为何于此处‘秦可卿’托梦之际而岔开谈及《红楼梦》之难读之处呢?主要因为,如若不知雪芹用‘神化故事’、‘梦境情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we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