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作者: 流一盏灯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3:00 被阅读12次

《红楼梦》中有林黛玉之处,必有薛宝钗之看点。雪芹在设置宝黛钗之三人关系与情感梳理中,用各人各语中流露着,对三者之间互相缠绕于其中的奇妙世界,让阅者始终将三人情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此处,宝玉将行未行,[黛玉忙又叫住问道:“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宝玉笑而不答。],此定是黛玉口吻,黛玉脾气。对爱人心思时时刻刻之思量,而生出与之相关的反复求证,正是黛玉对其心中爱情的力求之因。因而黛玉才会问宝玉[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

此时黛玉并非在与宝钗比较孰重孰轻,而在寻求贾宝玉更进一步之心意,更进一步之肯定。其口中念叨薛宝钗,但心中只有贾宝玉。这也并非对贾宝玉之怀疑,而是另一种调侃式嘲弄,为达到一种恋人之间的默契。这又是雪芹对女儿心思之揣摩深度几许后方成如此文笔。

而贾宝玉之回应,用‘笑而不答’给予回应,以后仍不去辞宝钗,这也是宝玉给到黛玉之最好之鲜明心意。无怪乎批书人于此一批[蒙侧批:黛玉之问,宝玉之笑,两心一照,何等神工鬼斧之笔],两心于一问一笑之间已心满意足,心照不宣!比之海枯石烂,山盟海誓又是一层更深之情,两人爱的自然,真性,无华,信赖与默契!

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有一问一笑,而有未言明之语:我知道我是多么信赖于你,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天注定般信赖你,可能世间与你遇见,都是久别重逢,前世约定,但都特别于你。真的,有一种不会再犯难于吐露任何心曲的信赖,幸运到可能懂我的信赖,因为有你的信赖,于是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做出什么事情?于此一问一笑之中,我就信赖你,因为你我之间有了不会背弃的默契。

宝黛之间这种情形,两心相悦,相较于暂别时多少言语累积之情,更为动人,而一切源于两人之间无比信赖而成的默契,林黛玉就会如此问,贾宝玉就会如此回,两人本不必告诉对方如何心意,才是真真正正的宝黛之恋情。

相关文章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袭人虽闷,吾等再复多言其闷,又有何用。这闷子,还需宝玉来解。 宝玉晨起梳洗完毕,[见袭人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于昨日所指,‘贾代儒’寻‘王夫人’求助二两人参去治疗‘贾瑞’,此中因分不出到底是哪房头之事,就是要动用到"公中"之...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红楼梦》中有林黛玉之处,必有薛宝钗之看点。雪芹在设置宝黛钗之三人关系与情感梳理中,用各人各语中流露着,对三者之间...

  • 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再接昨日之叙! 观《红楼梦》者皆离不开对此书之点滴评注,而古往今来对《红楼梦》之评注又可能为诸书之最,无一部书有如...

  • 转发书友品读红楼好文

    寿宴之上,自然少不得聊聊家常,故而从王夫人口中又提‘秦可卿’之病,尤氏按情况一一回复。 有关‘秦可卿’之病于第十回...

  • 转发友品红楼有感

    于昨晚提出七问,实非一篇可解之全貌,不得不随第十二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故事逐一呈现于眼,照见于心。 于前已将"...

  • 2018-12-20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

  • 分享书友品红楼有感

    封建礼乐制度源起于‘周’,孔子所要之是在于"克己复礼",原本为恢复‘周礼’,亦是适应于春秋战国时代信奉儒家的士人之...

  • 分享书友品红楼有感

    接而叙之! 雪芹将此第十三回起初便将现世中之‘秦可卿’便要逝去之际‘托梦’于‘王熙凤’道出"今日回去",这"回去"...

  • 分享书友品红楼有感

    为何于此处‘秦可卿’托梦之际而岔开谈及《红楼梦》之难读之处呢?主要因为,如若不知雪芹用‘神化故事’、‘梦境情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发书友品红楼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x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