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道题,请先做下你的选择。
1、你认为读书应该有目的吗?
A. 应该有 B. 不应该有
2、你对文学以外的书籍有涉猎吗?
A. 有 B. 很少
3、你是否有读完一本书,收获不明显的困惑?
A. 有 B. 没有
1、调查结果
上文的3个问题,你的选择是?
半个多月前,我对学校读书社团里44名同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了类似的问题,这算是工科学校里少有的读书人,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
问题1:你认为读书应该有目的吗?
①8名同学的看法是「不应该有」,理由多是:
“不应该,读书是为享受,带有目的性的不叫读书,那是任务。”
“不应该有,读书是放松自我充实自己闲暇时间的一种方式。”
“不应该有,读书是为了自身的愉悦,带有目的性自己读书会有压力。”
②36名同学的看法是应该「有目的」读书,其中:
28名同学的目的是: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升内涵
8名同学的目的里提到了:
获取知识
问题2:你对文学以外的书籍有涉猎吗?
1名同学表示没有看懂题目的意思。
8名同学对文学以外的书籍没有或几乎没有涉猎。
35名同学表明自己有涉猎,他们的举例多是:
“羊脂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学以外?推理小说算吗”
“有,但……具体的话,说不上来”
“有,《安徒生童话》……”
“有:高数书……”
真正对文学以外书籍有涉猎的同学,只有15名。
问题3:你是否有读完一本书,收获不明显的困惑?
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这个困惑。
2、读书应该有目的吗?
这个调查结果,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点问题来?针对这3个问题,我自己分别得出了3个结论:
这44名同学里
大部分人读书并没有明确的目的
大部分人几乎不读文学以外的书
大部分人读完一本书没什么收获
最终,我的看法是:
因为大部分人读书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且很少读文学以外的书,导致他们读完一本书并没有什么收获。
首先来看,读一本书有收获与没有收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1、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消遣,那有无收获一点都不重要。
2、如果你想要通过读书获得成长,但是你读完一本书却一点收获没有,读和没读一个样,你还谈什么成长呢?
不妙的是,很多人都存在读完一本书收获不明显的情况,为什么?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在读书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
先让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你认为读书应该有目的吗?
这个问题看似难以回答,其实根本没有意义,我只是虚晃一枪,因为:
每个人读书都有目的。
那8位声称读书并没有目的的同学,明显在撒谎,他们给出的理由已经充分暴露了读书的目的:享受和消遣。
但是,不是每个人读书都有明确的目的。
注意是「明确」,不是享受,不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升内涵,这些都不是明确的目的,顶多算是良好的愿景。
那到底什么是「明确」?
任何以可量化收获为导向的读书目的,都是明确的。
什么是可量化的收获?我们先看什么是不可量化的收获:情操、修养、内涵……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升内涵固然没有错,但是如果你始终拿这样宏大的愿景来读一本书,看似高端:
其实就是在书海中漫无目的地抓瞎,不知道该读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读,没有收获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我看来可量化指的是,你读一本书的收获,具备以下三个特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解答心中所惑:
读《自控力》,我明白了人们意志力运转的机制。
②解决现实问题:
读《优势谈判》,我学习了许多实用的谈判技巧。
③拓展知识边界:
读《智能时代》,我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
这三点收获好像也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如何让收获看得见、摸得着呢?
其实你只需要做到一句话:
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
这也是我个人阅读理念的核心,这里的输出包含3个层面:
1、把知识收入印象笔记,建立知识体系
我会把不同书籍同一主题的知识收集在一起。
其实不光是书籍,我在我在直播平台听的一场分享、在得到app上听的音频、在公众号上看到的好文章,都会一一收入印象笔记。
最近,我开始收集心理学概念的零碎知识,这些概念放在印象笔记里,就像一个个抽屉。
不断把零碎知识分门别类地塞进去,等某个抽屉塞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针对这个概念进行更高级的输出——书写。
2、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我至今还记得思维研究者刘未鹏在那本《暗时间》说的话: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甚至可以说,书写本身就是思考,只有开始写,你才发现原来这些概念根本没有搞明白,于是你拿起书,重新阅读,重新思考,直至完全理解。
于是我从完全不写作的小白,到在QQ空间写日志,之后在知乎、简书上发文,再到创建公众号。
坚持了一年的写作直到现在。
3、最高级的输出:践行
践行是对一本书最大的敬意。
读《自控力》,我就要利用书中知识,合理利用意志力,从而更好地生活学习。
读《优势谈判》,我就要把书里的技巧转化为行动策略,想出自己的谈判策略。
如果自己都不践行,你怎么有底气跟别人炫耀读过这本书呢?你怎么有底气写文章来启发别人践行呢?
3、你适合读什么书?
说完了读书目的,现在说说如何选书,选书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你读的什么书直接决定了你的思考质量,如果读的是一堆毫无营养的书籍,就算读了100本,所谓的思考其实是在嚼破烂。
可是市面上的书实在太多了,该怎么选?2015年,仅仅是简体中文出版的新书就有260000种,尽管数字吓人,大体就这么四种类型的书:
①方法论的书籍
这类书是鸡蛋。
其中的内容能够打破你原来认知、重构新的认知,不仅讲了,还给了你背后的依据。
通常是思维方法论,更好的书会说“元知识”,即教你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判断知识是否可信的准则,比如《暗时间》。
②专业书
这类书是米饭。
一种是专业领域的书籍,比如经济学、人工智能,读完并不一定对现实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在思想上,却打开了你理解世界新的维度。
另一种是能够解心中之惑,直接帮助你解决现实问题的书籍。
比如前段时间,我在运营微信群时有很多困惑,于是买了一本《社群营销》。
③文学
这类书是蔬菜。
为什么我说很少读文学以外的书,是他们没什么收获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原因有三:
①大部分人读文学是为了享受
把目的定义为享受,没什么收获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吧?
②需要非常长时间的熏陶
文学自然是好东西,闲时翻来很有滋味。
但文学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不是读了一两年的文学书籍就能改变了的,长时间的熏陶,5年甚至10年,才会在气质上显现出来。
而你读完仅仅一本书后的收获,是很难看见的。
③每个人对文学经典的判断标准不一
别人口中的经典在你眼里可能就是破书,网上大量的所谓文学经典书单,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
曾经我也是因为笃信别人口里的经典,买了一套博尔赫斯全集,只看了一本就看不下去了,实在味同嚼蜡。
这套书正放在家里落灰④鸡汤书籍
这类书是垃圾食品。
全世界的鸡汤书籍出了亿万种,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只要努力,就能解决问题。至于如何努力,总是一带而过。
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欢这样的东西,也没有办法,我就不再赘述了。
如果你想同时保持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我的衷心建议是:
多吃米饭和鸡蛋,蔬菜为辅,尽量不吃垃圾食品。
多读方法论的书籍和专业书,文学为辅,尽量不读鸡汤书籍。
为什么文学为辅,说下我的看法:
1、如果你是小学生、初中生,请忽略我的所有话,任何书都可以读,未来你很有可能成为一名文学大家。
2、如果你已经事业有成,常读文学陶冶身心当然无可厚非。
3、如果你是大学生,或是正在奋斗路上的朋友,方法论的书籍和专业书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为什么尽量少读鸡汤?因为想要获得心智成长,这类书给不了你任何帮助。
我们的成长分为两种:
一种是身体的成长,从蹒跚学步的小孩,直至成为健壮的青年。
一种是心智的成长,往往是一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迭代和升级。
心智成长是一个不断打破旧认知、重构新认知的过程。
显然,鸡汤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认同你已有的观念,不仅不给你新的知识和认知,还强化你旧有的认知,于是你产生共鸣,还觉得写得真好啊……
而方法论的书籍和专业书,从来只会打破你已有的观念。
只有打破了你的旧认知,新的认知升级才成为可能,这才是你心智成长的源动力。
4、推荐三本书
这篇文章,我其实就讲了读书的2个核心观点:
1、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一本书,你的收获才会最多。
2、读方法论的书籍和专业书帮助你获得心智成长。
很可能你并不同意我的观点,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你的认知和我的看法碰撞以后,你的启发、你的想法和你的改变。
最后推荐几本好书吧,离双十一还有不到六天,不知道你的购物车里塞了多少衣服、鞋子包包,不妨腾出三个空位,留给这3本方法论的好书:
《暗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精进》建议你立刻加入购物车,不是待会加入、明天加入、以后加入,是立刻。立刻不去做,不即刻行动,多半就永远不会在做了。
吴军老师在得到订阅专栏里的一篇文章《再谈谈2%和98%的问题》,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对个人最终的影响要远远高于智力、学历和家庭因素。
这就是2%的人和98%的人的最大区别。
即刻行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我预测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会把书加到购物车的人,不会超过文章阅读量的10%,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个数字太乐观了。有人会说,我没有即刻行动的思维方式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练啊。
即刻开始练习「即刻行动」的思维方式。
所以,你准备做10%,还是做90%的大多数呢?
网友评论
还有可能就是书本身不太好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