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史札记与经典解读想法
《道德经》新注(第六十九章)

《道德经》新注(第六十九章)

作者: 沉醉的文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0:25 被阅读78次

用兵而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对于战争而言,我不去主动进攻他国,只是到了万不得已才去应战,不去争夺他国的一寸土地,而是退让出自己的一尺土地。这样虽然有军队但不需要排列,虽然双臂有力却没有用处,虽然有打仗的实力却找不到敌人,虽然有兵器却不能杀人。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轻视自己的敌人,轻敌就丧失致胜的法宝。所以,如果两国交战,悲哀的一方一定胜利。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这就是老子的不争之“德”,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无一不是为了争夺土地。有鉴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老子开出了一剂药方,他认为如果所有的君主都能够放弃自己的欲望,不去与他国争夺土地,那么也就不会有战争了。如果,有他国主动进攻你,那么你让他一尺又何妨。从而避免毫无意义的战争。

是谓行不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行不行”是指没有了战争,自然也就无需排兵列阵了。“攘无臂”,是指既便是军队训练有素,士兵武艺高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根本没有战争。“扔无敌”是指没有了战争,当然也就没有了敌人,没有敌人也就不会有战争。“执无兵”是指没有了战争,既使有锋利的兵器,也失了它的存在价值。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轻敌”并不是轻视敌人的意思,而是指轻言用兵,轻易树敌,轻视欲望的危害。轻易去攻打别国,是要掠夺他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这不符合老子的第一宝“慈”,因为这种战争形为本身就是一种对他人的强迫和奴役。不知道节制自己的欲望,以一己之私就去进攻别国,这不符合老子的第二宝“俭”,轻易用战争手段去抢夺他国的土地和财产,这符合老子的第三宝“不为天下先”。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哀者”不能理解为悲哀的一方,而是指不愿意打仗的一方,是被动应战的一方,是珍爱他人生命的一方,是懂得谦让的一方,是不主动与他人争斗的一方。“胜”并能理解为军事意义上的胜利。而是指符合“道”义的一方,在精神上必然会胜利。

在本章老子以兵道来解释人道,以此来证明他的“三宝”的价值。只要守住“慈”,就会尊重他人或他国,他族的生命和发展,自然也就不会有战争和奴役。只要守住“俭”就不会轻言用兵,就不会想着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只要守住“不为天下先”就不会与他国争大,争强,就不会与自己的人民争利。这样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强迫和奴役,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新注(第六十九章)

    用兵而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

  • 初识《老子》第69章

    第六十九章五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解读。 用兵有言: 上一章...

  • 【每日精进641】10.27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三章(无为篇第九章) 为而不为 小成则大 (原第63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

  • 《老子》新注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

  • 《道德经》新注(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不敢为主 不敢进寸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全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

  • 《道德经》新注(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垐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 【每日精进645】11.2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九章(长生篇第六章) 含德之厚 精气神足 (原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sh...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哀兵必胜: 出自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新注(第六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u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