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开学颇有些趣味,国家提倡“双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家长教育成本,提出这计划,原因可能是为开放三孩铺路,鼓励生育。而我已经提前助力国家,五年前升级为三孩妈妈,这一学期开始,老大初升高,马上面临中考分流的节点,老二小升初,老三幼升小。人到中年,压力骤增。而现在仅仅是学习和精力上的压力,后期,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如泰山压顶,不堪重荷,想做到不焦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南唐后主李煜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能体现此时的心境,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自古“寒门出贵子”,而当今社会,将“寒门难出贵子”展现得淋漓尽致。“双减”的初心是很博爱的,但是它低估了千千万万高层和中层收入家庭争取社会优质资源的竞争力,更低估了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甚至低收入人群不甘平庸,改变命运的进取之心。几千年前,陈胜吴广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如今提倡快乐教育,减轻学生负担。那么,不用几年,中考成绩一出,15岁就被分层了,年满18,有的走进了象牙塔,有的踏上了父辈们务工的老路。有人说,孩子自己会努力上进,用知识改变命运。试问,几岁,十来岁的孩子从小就有鸿鹄之志的毕竟凤毛麟角,大多还是懵懂。以我个人经历来说,毫无疑问是希望后代超越,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空间,努力读书便是最好的出路,高分是最大的武器,也是唯一的利器。谈教育公平,先全国统一考卷,统一录取分数线再说吧!
拿语文来说,近几年,随着国力的壮大,国家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知识,于是,教材改革,“大语文”的概念普及了,盛传“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不再是最简单的科目,我反而认为,一个语文成绩的佼佼者,堪比一部百科全书。阅读面要既广又精,现代文阅读理解难,艺术手法,人物思想那是很难完全准备把握的,文言文阅读也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作文难度加大,门槛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仅要博古通今,还要知晓时事热点,课外知识的积累也是要占用孩子很多时间精力的。你看那高考作文题,一般人连题目都看不懂。现在孩子们的语文学习难度,是我们80后曾经的三倍之多,一边增加难度,一边提倡减负,这一出一出的,不配套啊!
再拿三孩家庭来说,方方面面的因素让家庭疲惫不堪,付出最多的当是做母亲的。三个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那是不负责任,老人年纪大了,没有这等体力和精力,也没有教育的能力,隔代教育弊大于利。自然地,这个重担落在女人身上。我想,每个女性在年轻的时候,都是有梦想的,成为母亲后,放弃个人追求,为家庭湮灭自我。其实,这也是不公平的。如今,人口红利消失,国家不需要那么多本科生,而需要大批的劳动力,鼓励多生。但,你问过广大已婚女性的意见了吗?你的配套措施有哪些是服务已婚已育妇女的呢?文明发展到今天,新时代的女性观念早已今非昔比,她们更重视自我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传统观念认为女子以家庭为中心“男主外,女主内”,就业方面,女性很被动,并非自愿退出,生娃后重入职场又受重重阻碍,难上加难。试问,不解决已育妇女的就业问题,不改变用人单位对女性就业的隐性歧视,和年龄限制,谈三胎,谈减负,都是可望而不可即。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教育,投入的东西实在太多,莫可指数,一一道来都很累心。不管减负是因为鼓励三孩,还是为了促进分层教育,都期盼我们伟大的祖国能相继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改善生活,改变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