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童年记忆(十二):打糍粑(二)

童年记忆(十二):打糍粑(二)

作者: 每天一棵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1-18 23:04 被阅读0次

厨房里热气弥漫,火光映着熏人的水气。很快,糯米饭煮熟了,饭甑被一层层揭开,热气以更华丽的姿势四处乱窜。厨房里仿佛进入重度雾霾天气,面对面都看不清彼此了。

男人们迅速将饭甑搬出,女人们手上抹上香油,把一甑甑糯米饭倒进石臼里。孩子们这时是最快乐的,鱼一般在大人缝隙里穿行。一会儿抓一团糯米饭来吃。刚出锅的糯米饭莹白如玉、喷香诱人,对于那个时代少有零食的我们来说真算得上是场盛宴。

一次蒸几甑都是预先计算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臼刚好是一次的量。厨房里,女人们再次将糯米倒进饭甑继续蒸。堂屋里,男人们脱掉棉袄正式开始打糍粑。打糍粑是很耗力气的活,所以人们分组进行,每组三人。两个年轻力壮的负责持锤捶打糯米,一个年龄大的负责翻动糯米团。那两个木锤每个直径都有十公分以上,拿在手里有十来斤重,上面好像抹了熟香油(我记不大清了)。打糍粑是有技巧的。先由负责翻动的人把糯米饭翻搅几遍,增加黏性,再开始捶打。起初糯米饭黏性不大,捶打时出力要轻,否则会把米饭捶飞。等糯米饭越来越黏的时候就可以放开力气来捶了。只见两人高高举起木锤同时用力捶下,口中还一起喊着号子:“一二,嘿咻;一二,嘿咻……”

要想效率高,配合就特别重要。负责捶打的人和负责翻动的人必须打好配合才能提高效率。一般是捶两次翻一次。在锤子第二次离开糯米团之后,负责翻动的人瞅准机会迅速下手,用力扯动糯米团,以便捶得均匀。负责翻动的人必须眼疾手快,干脆利落。翻得太慢不仅影响打糍粑的速度,还有可能给自己招来血光之灾(夸张了,不过挨顿捶是很有可能的)。

糯米在人们的锤下经历着千锤百炼,才能迎来质的改变,变成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糍粑。

相关文章

  • 童年记忆(十二):打糍粑(二)

    厨房里热气弥漫,火光映着熏人的水气。很快,糯米饭煮熟了,饭甑被一层层揭开,热气以更华丽的姿势四处乱窜。厨房里仿佛进...

  • 童年记忆(十三):打糍粑(三)

    糯米在男人们的锤子下变得越来越黏,直到一扯可以扯老长时,糍粑才算是打好了。 男人们合力将糍粑抬到洗净晾干的门板上。...

  • 童年记忆(十一):打糍粑(一)

    从我上大学离开家乡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里,我常常惦念家乡的糍粑。那四四方方白白的清水泡糍粑就是我心中家乡...

  • 清河|想起八月十五

    文|清河 看到朋友圈初中同学到乡下打糍粑的图片,思绪情不自禁飞回童年的中秋节,飞回到打糍粑的场景…… 童年时的山村...

  • 童年的记忆——糍粑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糍粑,但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而且是走亲戚去三姑奶家的时候。 三姑奶家每年都会打很多糍粑,放在水缸里...

  • 忆童年之【打糍粑】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春光灿烂,百鸟争鸣,花儿斗艳,小草萌芽,万物苏醒。我准备去镇上买些瓜种子,果苗回来栽,因为清明...

  • 童年杂忆:打糍粑

    打糍粑是家乡过年的一大习俗,据说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洪武二年的江西祖籍。近年来偶得家谱一阅,还真有...

  • 童年记忆(十四):吃糍粑

    糍粑打好了自然是要吃的。 冬天的早上,天刚麻麻亮,母亲就起床做早饭了。先生上火,火起来后把锅洗干净,打上水,然后把...

  • 童年记忆(二)打猪草

    01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野外走一走,总能看到许多熟悉却又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忍不住扯一把,放到鼻子前闻一闻,是的...

  • 幼儿小一班中秋活动

    打糍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记忆(十二):打糍粑(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pl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