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的第三本书,虽然看完了,却感觉囫囵吞枣,似懂非懂,说是完全没看懂,却又有所收获,感觉心态更平和了。
在过年这段时间,我又开启了另外一本书《风雪追击》,这本书比较轻松,希望在下一次能够早点分享。那么现在说说《被讨厌的勇气》所获得心得,比较琐碎,希望谅解。
原因论和结果论
所谓原因论就是佛洛依德所倡导的。而结果论就是阿德勒所倡导的,刚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自己对此并不了解具体的区别,那么就是以一个案例来阐述——如果你在餐厅,有个服务员不小心把酒撒到了你的身上,这时候你大发雷霆,把服务员狠狠批了一顿,从整个事件来看,在佛洛依德理论看来,因为酒洒在你的身上,因此你大发雷霆,这是原因论,因为有原因,所以你的情绪没有控制住。而阿德勒的理论是,你内心其实已经有发火的迹象,只是酒洒在你的身上是导火线,你发火是结论,而并非原因。
细细品读,真的很有意义。如果觉得这个案例很不通俗,那么用另外一个案例会进一步论述。
就是一位母亲正在批评自己的孩子,当时母亲的情绪很暴躁,这时候收到一个电话,当拿起电话那一刻时,母亲依然很呵斥,但是听到电话那头是孩子学校的老师或者是自己的上司时,母亲一下子就收敛了自己激动的情绪,变得比较理性。所以说情绪是可以被控制的,而之所以发火是因为不想控制住这个情绪,从本质上说,就是内心想要发火,这是酒洒在身上恰恰成为了你发火的理由或者借口。
文中还有一个案例,让我觉得感同身受。
就是那个找哲学家看脸红病的女孩,因为自己喜欢上了一个优秀的男孩,但是因为自己的脸红病,不敢向男孩表白,害怕自己脸红。
这时候哲学家分析,其实女孩本没有病,所谓的脸红就是一个不敢表白的借口或者挡箭牌,其本质原因害怕自己表白失败,于是宁愿自己有着这个挡箭牌做理由。
就像生活中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说“如果我那样,就会变得很优秀”,其实乎,说这话的时候,你并非那样,因此你变不成优秀,你变不成优秀主要是你总会假设。“如果我复习了,我肯定会通过考试”,事实上,我们只用在乎当下,一步一步,完成。
课题分离
第二个点,我比较赞同的是“课题分离”,把它运用到教育子女上也很有作用,回头看看之前梅耶·马斯克对子女的教育也未尝不是运用了这个哲学,只是没有用这么明确的理论表达出来。
那么什么是课题分离。
用最简单的案例来说,我想要一匹马喝水,我只用做到把马牵到河边,至于它喝不喝水就是它的课题了,我如果强迫它喝水,就是我在干涉它的课题。
用我的理解来解读一下目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很多都是包办型,强迫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其实就是一个干预,但是文中青年提出,对于小孩哪有什么判别能力?如果家长不去给他们做选择,岂不是会让小孩误入歧途。哲学家中,家长只用引导,家长的作用即是引导,但是是否她选择学习,则是她的课题了,如果她不选择,即使是强迫也不见得有很好的结果,所以最近老是刷到一篇文章“985学校的家长培养出学渣”“优秀父母培养出学渣”……也许更多的是倾听,首先是引导和建议。
还有一则案例比较深刻,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表扬,如果这样表扬孩子的话,其实树立的就是一种上下级关系,为了避免这种上下级关系,和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谢谢你”“我需要你”,只是一种平级的关系。
课题分离还表现在各个方面,其本质就是关注自己,通俗而言,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做好之后,其余的就不是自己所决定的呢。更比如说是人际关系,如果你总是害怕自己所作所为被同事讨厌,于是过得小心翼翼,甚至竭力讨好,原来的自己是前者,但是后来想想,被别人讨厌是别人的课题,即使竭力讨好的结果未见得是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相反让自己更加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那么,只用做好自己即可,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那是他的课题,你无需踏入,只需做好,她要讨厌你,也许就是她在课题中解决的难题了。
这样一想,人际关系变得简单了,因为不用纠缠别人的看法和思维。
尾声
不能说自己完全看懂了这本对话式哲学书,甚至有点质疑那么多明星去推荐它,是否真正了解了其中的理论,毕竟其逻辑和语言还是有些晦涩,但确实是可以让人值得深思的一本书,甚至可以让人变得通透和豁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