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见
六月中旬,中原腹地,一场战区“创纪录,破纪录”预选赛,拉开帷幕。在综合训练场的单兵千里综合作业训练比武场上,一名女兵的出现让所有在场的观众眼前一亮。收放线娴熟自如,攀爬线杆如猿猴攀爬,过战壕动如脱兔,翻高墙动作干净利落。就算身上背负的二十多斤的络车和装具把她原本一米六多的身高活生生的压缩成了一米五几。不过也能在各个障碍之间穿梭自如。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秦瑾瑶的时候,是十二月份,北方的天气已近冷得让人有些讨厌了,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刚从南方来的人来说。她身材娇小,一脸清秀稚气像,用一腔带有“川辣”味的口音,为刚刚入伍的我们这些新兵介绍着通信团的团史。
“嗨,你觉得刚才解说的那个女兵怎么样,要不给她要个扣扣号,有时间找了聊聊,”两个小伙子色眯眯的老不正经的聊着。
“你认为他们俩的想法如何?”突然小杨跑过来,手搭着我的肩,嬉皮笑脸的对我说。
我不喜欢,你喜欢,或者够胆,你就去问呗。我没好气的对他说。不过还是很好奇的看向简。
秦瑾瑶的脸蛋生的不错,算是上乘,配上那特地修剪的短发,刚劲中自带温柔。难怪这么容易的就迷倒了我身边这群还未真正如此近距离接触女兵的男孩。不过相对于学校里的女孩,秦瑾瑶显得有些黝黑。最吸引我的是,那双边解说边比划着的手,总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独特,仔细一看,虎口间生了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冻疮”,甚至都咧开了口子,整个身体看起来有点小小的驼背。左肩和右肩似乎有点不一样高。不过不仔细看也还是看不出来的。
正在我在思考着这样的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时候,小杨突然大喊大叫,:“你他妈的,看的这么入迷,你小子有何居心”。对于他的话我置之不理,撇了他一眼就走了。
二,听说那个兵很厉害
新兵连一晃而过,三个月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长得让我长时间活在老连队的向往里,短呢,短得使我还未有所准备就闯入老连队的猝不及防。所以我是矛盾的。
在三个月里除了在房间里叠被子搞内务,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教室里的政治教育,或者是集中在哪个房间的角落里,班长做些心理辅导。甚至你时不时会在厕所里闻到烟味,在被子里传来哭声。无论是怎样过完一天,这些事我都觉得很正常不过了。然而整整三个月的新兵连里,听得最多的三个字——秦瑾瑶。
秦瑾瑶,这个名字总是出现在训练上,“你连个女兵都不如”“女兵排的秦瑾瑶,跑的比你还快”班长总是用来讽刺班里跑不快也不愿意加练的战友;她会出现在连长的全连谈心动员会上,总会被他描述得让人热血沸腾。甚至在全团的大课上,她也会从团首长的讲话中冒出来。
由于团里有规定,新兵营也令行禁止,不许新兵于女兵有接触,别说是能说上话了,就是有时荷尔蒙肾上腺素发作多看她们一眼,也会被班长骂上几句。
虽然整个新兵连都不知道秦瑾瑶是谁,但她的名字总会在战友之间穿梭自如。有人好奇她是何方妖孽,竟然能出现在“大人物”的口中,她是不是暴力狂人,女汉子,居然能与训练场上嗷嗷叫的小老虎相提并论。因此我们都叫她“雷老虎”。她也会出现在我们训练时对战友的激励——“这次你要加油了,别再跑在秦瑾瑶的后面了,丢人。”还有战友调侃“要是以后遇见她,我一定得要她扣扣,以后给我当保镖”。慢慢的,秦瑾瑶的名字一直伴随着过完新兵连。有当偶像来崇拜的,有用来供好奇心驱使的,有当超人来超越的。我也凡人一个,为了她,我选择了,和她一样的专业——有线。
三,原来是你
新兵连三个月说实话很快,我也如愿以偿的分到了通信连,通信连是唯一一个男女混搭的连队,我也终于见到了她。她的手上的“冻疮”还没有好,手指又多了很多水泡,缠着很多胶带。都已近三月份,大地回春,天晴和暖的季节,那双手怎么还不好。很好奇。
那天,我们新下连的新兵第一次接触全团的基础专业有线的三大科目,500米收放线,线头接续,攀登固定。已经练习了快一个月了。左手虎口被被复线磨出了水泡又成了茧。更糟糕,咧成了口子。看着我这双不堪入目的手,似曾相识,我缓缓看向女兵训练的方向。
她们正在训练最讲究体能的科目,攀登固定。杆上的正是秦瑾瑶。
四肢精疲力竭的她,只能咬牙与线杆对峙在3米高的空中,稍微一仰脖子,就可以看到“攀登固定”课目的标准线,可是这一阵子,她感觉却像天际一样遥不可及。
实在不行了,上不去了,可是也不想放弃,就这样抱着,烈日当头,她越是想抱住越是手不停的发抖,额头的汗早已打湿她额头的发髻,她的牙咬的很紧,腮帮的肌肉发硬有些突兀。挣扎,还在挣扎,终于久撑不住,极速滑落下来。双手还是死死的贴在杆上。摊开双手一看,整个小臂和手掌,密密麻麻扎满了倒刺。
从针线包里取出备好的针,挑完倒刺,看着手臂上红红一片,全是血点子。看着都让人心疼。她们的排长叫她不要再训练了,这个科目,她已近练了大半个早了,歇会,再说你都受伤了,去卫生队去看看。
没事,我还可以。秦瑾瑶挑了挑她的双眼皮笑着对排长说。
“你怎么会这么倔脾气呢,再受伤了,可不得了”。排长那大姐大的形象,猛然树立。
“这点小伤怕什么,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不尝尝伤疤的滋味,咋们这兵就当的没意思。”一句话被她说的让人无法反驳。
距离战区的“创纪录,破纪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秦瑾瑶报名备战,每天都要背着络车跑上十几公里,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伤痕,至今清晰可见。
"没什么大不了,上杆不快就多练,从"抱杆训练"开始,一步步赶路追击。
单兵千米综合作业,白天在烈日下奔跑,晚上在月影里穿梭。
经过两个月的“魔鬼式训练”,最终如愿以偿,已绝对优势打破预选赛,冲击决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