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队的办公处在李姓地主遗留的堡子里。支书文书占着一间最宽敞明亮的上房,药铺和商店占用的是两眼土窑。上房的对面是一座戏台,后台通一间土窑,是文化室。演戏前,在后台悄悄穿过去,靠着门框看到里面的陈设:有五条长桌,十多条长凳和一架立柜。立柜中挂着几件长袍和几条幕布。听说,所有这些都是破“四旧”时,挖掘李进士的坟墓后建立起来的。
李进士,隐其名,是清代的进士。我们乡有史以来,就出过这一位进士,本来是应为之而骄傲的。我们少年时,对读书功名的荣耀的认识是从听他的传说故事得来的。我们孩子们在西山山顶上放牲口,看到山坡下一湾密密麻麻的坟堆会惊诧:怎么全大队大多人把祖先埋在这里?长辈会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
从前,一位四川的游穴匠,从碑子山游走而来。他跟踪的龙脉就贯注到这座山上。山上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与周边是迥然不同的景象。山底沟涧中聚了一泓潭,波光粼粼。潭边的李家就依靠着这一潭水,养牛饮马,成了周遭罕有的大地主。游穴匠为了摸清具体的龙穴,装成做活的,在李家打短工。
他看到碑子山对面的山势非常像一只老鹰扑开翅膀要打一只兔子,兔子身子一缩隐在山凹处。仔细观察,确定龙穴就在兔子口之处。一个月朗的夜晚,鸡鸣之时,他悄悄走出屋门,到对面查看验证。兔子口有一株枸杞刺,非常繁茂,缀着豆大的露珠。他抠了一个坑,埋入两枚鸡蛋,插上枸杞刺做了记号。回到李家门口时,天快亮了,又看见碑子山上下来两只黑山羊,到潭里喝水。他更觉得怪异了。隔了三晚上,半夜中起来去看:枸杞枝条活了,还有露珠;抠出鸡蛋,清亮可透。他欣喜非常,认定找到活龙穴了。又过了三晚,又在鸡鸣时去看,挖出鸡蛋,奇臭无比。怎么会这样呢?他由诧异变为绝望:这是个死穴。领了工钱,背起背包回家了。
李家掌柜的请了阴阳先生,择了吉日,把他父亲的坟迁到了游穴匠埋过鸡蛋的地方。
过了五年,游穴匠又踏着龙脉来到这里。他站在碑子山上,看到李家堡子周围更加整洁。骡马仆役更多了。门前还停着大轿。他向自己五年前选定的那个吉地看去:奇怪!那里分明是一处坟!他打听到坟的主人。他恍然大悟,大摇大摆向李家走去,以一个体面的风水先生的姿态,不再是猥琐卑贱的打工者。没错,主人热情地接待了他,殷勤备至。炕上坐定,他直问道:“你换了我的鸡蛋?”李老太爷哈哈大笑:
“你不愧是了不起的风水先生啊!”
游穴匠强压着痛心与愤恨,若无其事般的说笑着。——原来,他第二次出门被主人发现了,跟随其后,偷看了鸡蛋。深思熟虑后,用熟鸡蛋换了生鸡蛋。
随后的几日,早上游穴匠和李老太爷一起清茶下油馍,用了早点之后,就一人出去观看、思考。到了第五天,他给李老太爷提出一个建议。碑子山的前面有一条河沟,逐年往上塌陷,这会造成脉气的泄漏。如果在山头立一座大石碑,就会堵截住脉气,你家就会子孙永世享受荣华富贵。李老太爷也觉得说得有道理,不用说,他对此人的学养眼光是诚心佩服的。
李老太爷马上付之行动,用大板车,费尽九牛之力,千辛万苦从老远地方搬来一块大石碑,刻了游穴匠画的图文,立在碑子山头。游穴匠走了。过了两三个月,人们发现潭中的水逐渐少了。不到半年,潭彻底干涸。人们发现潭底有一条裂缝,延伸到石碑矗立之处。黑山羊渴死在潭边。山上的树木也不再蓊郁青翠,叶黄枝枯了。
——这不是我虚构的,长辈们都这样说。
李老太爷明白是自己受了毒计,愤愦而死。李进士回家守丧。期满也未起用,在家赋闲终老。儿子们个个平庸无能,家道衰落。孙子中出了个大烟鬼,家业田产变卖殆尽。就是这个烟鬼的一位孙子在五岁时,村里来了个货郎兼卖鸦片烟。他乘货郎与人交易时,用小手指抠了一疙瘩抹到自己的小鸡鸡下面带给他的烟鬼爷爷,得到一顿褒奖:我的狗娃真聪明,知道孝敬他爷爷。就因这一褒奖,成就了远近闻名的一个贼。成年后,他在外面的堡墙上挖了一个小窑洞。天黑后,住进去。夜深人静,出来行窃。后来,李小偷一家被当地人赶走他乡。堡子一直存在着,不过周围墙上挖了几眼小窑洞,是人家装柴禾的。后来,堡子被当作大队的办公场所。
碑子山上的石碑被愤怒的李家后代推倒了。斜躺了百年之后,被姬少爷拉去凿成两扇油磨,碎块成了压油担的。周边几个生产队的都在这油坊榨油。解放后,归生产队所有。油坊离学校较近。每到寒冬腊月,粮食收拾结束,周边生产队都来榨油。浓浓的油香飘到学校,诱得学生两三结伙,悄悄潜入,偷磨台上的油糊。惹得榨油人看见小孩在油坊附近就大声喊骂。我父亲也曾在里面给生产队榨油,我以给他送馍馍为由进入其地。父亲把刚榨出的热油舀了一小勺倒入锅里,碎入糜面馍馍。我得香香地饱吃一顿,至今记忆犹新。长辈们说,夜晚野外最好的寄住之地就是油坊。那两盘石磨就是白虎,有它镇着,任何邪祟不敢侵犯。——没想到,毁了李进士一家的石碑还有这么多的用途。
破四旧的年代,李家的坟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被挖掘了。兔子口的祖坟没啥值钱的东西。李进士的棺椁是两层。听说,外层有五寸厚,开头说的文化室的那五条长桌和十几条长凳就是外椁做成的。内棺做了四页篮球板,两页被我们队拿来了。两页连同那些桌凳构成了大队第一所小学的根基。铺盖做成了幕布,自从学校建立了文艺宣传队,就发挥了作用,演样板戏和批判“四人帮”的丑角戏时用的就是。 身上的衣服和顶戴一直要到老戏开禁后才被派上用场。演员们穿的比较好的衣袍都是从李进士的尸灰里抖出来的。后来学校搬迁,有了新桌凳,那些用棺板做成的桌凳 留给了文化室,干部们坐着那些桌凳听上级传达的文件。
也许这些东西还在文化室封存着。它们确是解放初期文化生活的根基。
我读了一点书后,想到对我们村这唯一的进士应有所了解,但未能找到文字资料。他的石碑被砸成四块,人们打墼子时用作底子,我们村有一块,被一家堵猪圈门。但文字已磨损不可辨认。听说有一幅眼镜很神奇,戴上白天都可看见行星。被一识字的人私藏了,晚年他的双眼看不见了,别人说是报应。
我保证我记述的都是自己亲耳听到的,但我不一定相信。因为如果我相信了,我所敬佩的王夫之顾炎武会在九泉之下冷笑我。我只是感到深沉的悲哀。
��������a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