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的最后一那两天,天地变成了一片白色,走在路上伸手接过一片白雪,那种飘到手心里就立马融化的感觉,上一次体会,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记得那年寒冬的晚上,村里家家户户进入了长达一个月左右失去电能的日子,不仅我们村,整个南方地区也是,进入寒冬寒夜。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也刚好是我妈和我姐的生日。也不知该说上老天爷的馈赠还是小气,41岁和17岁的第一个晚上就让她们在黑夜中度过,40岁和16岁圆满的最后一天才给他们断电。
以前过年之前,最期待的就是等到外出打工的亲戚们早点回来,童年的我,就好像在心里埋下了种子一样,期待堂哥堂姐们快点回来的愿望,相信会在那个时候开花结果。团聚在一起,在我们这些孩子看来,也许感受到的不是大人们那种家和万事兴团团圆圆的满足感,而是打小时候就藏在心里对哥哥姐姐们的崇拜。觉得他们无所不能,他们可以带你放鞭炮,可以给你买好吃的,可以带你去集市上或者县城里面玩你从来没有玩过的东西。
以前有个表哥,比我大上十五岁左右,自打他步入社会工作以后,每年过年之前都会到我家玩一两天,有时候我甚至也会不顾父母的反对,即使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也要和他回家玩一个下午。
因为最喜欢他带我去县城里面吃烧烤和溜冰,以前基本上没有吃过城里的小吃,第一次觉得书本上说的垃圾食品原来确是人间美味。
但是溜冰的话,我一般都是坐在那里看着他们玩不敢去玩,况且这么多人我也比较害羞。那时表哥喜欢玩,也很厉害,我只能一旁羡慕,想着等自己长大以后一定学会溜冰,可是现在溜冰学会了,带我玩的表哥却已经有了家庭不再会带我一起了。
像许多其他男孩子一样,我也非常喜欢玩鞭炮,享受那种一瞬间刺激的感觉。都说小孩子学样是非常快的,看到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在玩那种雷管,大盖三块钱一扎的那种,威力比较大,但是也比较非常好玩。我们早已不满足于那种什么窜天猴仙女散花的玩意,小孩子嘛,总是会有一些大人想不到的新鲜想法。
我们偷偷筹钱买了一扎,三个小孩一起用塑料袋把它包好藏在爷爷家以前的老厨房里面,因为没有锁,方便随时去取。但是,面对这一扎比往常玩的鞭炮要大许多的玩意,如果单纯的以为我们就会玩那种点燃然后扔掉等待那一声毫无乐趣可言的巨响,那就太低估我们这些人了,我们想看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我们会找一个铁脸盆,最好是没有用的或者外面捡来的,毕竟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可能就会让这个脸盆挫骨扬灰。首先我们会在地上按照它的盆口大小挖一个槽,不用太深,保证它盖下来的时候不漏气就好。然后点燃一个雷管鞭炮,放在盆子下面,迅速盖上往远处跑,大盖三秒钟左右。“彭”,那个不锈钢脸盆就会被炸飞到离地面大约20米高的天空,然后落下。就像电视里面一个被手榴弹炸飞的日本鬼子的头盔一样,带着焦痕在地上滚几圈。
一般这个时候,在家做过年豆腐或者干其他活没准备的人,听到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响都会被吓到然后在心里非常恼火,大人就会跑出来拿着扫把就要追打,以“太危险”或者外面太冷为由,“拘捕”我们这些危险分子进屋里烤火不让出来。
可是刚刚那一幕的余温还未过去,我们早就坐不住了,偷偷跑出来以后又商量新的玩法。我们觉得唯一可以不让这么大的声音让别人听到的一个办法就是,让它在水里爆炸。
其实这些雷管,或者说的准确一点我们也叫鱼雷,是别人用来炸鱼的。但是比起以前威力少了很多,很多人买来都是为了好玩。为了保证这些鱼雷可以顺利在水下爆炸,我们必须在它外面再裹一层泥。以前我们看到过大一点的孩子玩过,也用鞭炮这样裹着一层泥,记得那个时候鞭炮一般是“王中王”的牌子,威力不算太大,所以满足不了我们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在玩这个的时候,胆子特别的大,不到三厘米的引线(导火线)在手上“呲呲”快烧到底了,我们才放手扔到水里面。这时候如果看到它沉下去了就不用跑了,静静等待接下来的一幕。
一般的话,然后你看到一直有从水里冒出的气泡往水面窜的话,八成这个鱼雷就还没灭,马上就会响,如果放进去马上就没了动静,基本上就等于石沉大海浪费了一个。
然后,这个过程中最好玩的当然就是站在码头上听到看到水里面闪出的一片蛋黄色的亮光,然后那一声沉闷的“嘭”,再然后就是码头一次颤抖震动。整个过程不到五秒,但是兴奋的余温至少可以保持一整天。如果运气好,可以看到水里淤泥滚动冒出的一大片水泡,还有这水面散开的一阵带有硝石火药味的浓烟,那是快乐的味道,另人兴奋的味道,也是回忆的画面。
对这些鱼雷我们如获至宝,还在商量着要好好保存一批,到了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因为那个时候可以看到池塘或者水库的鱼在外面游,说不定可以用到。但是每年都这样打算,又每年都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玩的壳都不剩。
逐渐长大以后,每年还是会在过年那段时间买鞭炮雷管来玩,以前是自己和同伴玩还在大一点的孩子陪我们玩,现在是陪那些小孩子玩或者给那些与自己当年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玩。每次看到那些小孩子们捂着耳朵拿着一根点燃的香或者打火机点燃鞭炮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那些童年,人生代代,相似如斯。
现在总是听很多人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我觉得,不是时代变了导致过年变了,而是人变了,年却还是那个年。有谁知道那些就算被火烫到也还要出去玩鞭炮的孩子内心有多欢喜呢,我们不也是当年调皮捣蛋过来的吗?如果年味真的变到不像过年,那这些小孩子开心的嬉闹声又是什么给予的呢。
是我们这些当年的孩子有了担当,不在再随心所欲,不再自由自在,我们接过了父辈手里的担子成为了小孩子的父辈,递给了小孩子自己的童真不再成为小孩。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