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故事乡土故事
一对有三套房的农民工夫妻教我的事

一对有三套房的农民工夫妻教我的事

作者: 温音宁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13:40 被阅读230次
火车上遇到的农民工夫妻

01

前阵子,我经历了一次酸爽的火车出行。

我来到座位前,看到一位师傅正把他的脚放在我的座位上。脚丫子朝天翘,看起来很享受很销魂的样子。

这是一个即辣眼睛,又辣鼻子的画面。看到我把背包放在行李架上,师傅才把他的脚收了回去。

接下来,三个小时的行程中,我一直戴着耳机,但时不时地听着师傅和身旁的妻子(从他们聊天中知道她和师傅是夫妻)的对话,他们聊天的对象是坐我旁边的小学退休女教师。

农民工夫妻是搞装修的。他们全程没有对我说过一句话,但我却得到了一些启发。

02

退休教师一直很热情地和我对面的农民工夫妻聊天,过了好一会,退休教师才说她是一名保险工作人员。

农民工夫妻有了些许的警觉,但是还是一直和退休教师闲聊,可能是不好意思拒绝热情的退休教师,也可能是为了打发旅途的无聊。

退休教师应该算一个比较专业的保险工作人员,她常常用鼓励的方法和农民工夫妻聊天。比如,“你们儿子好厉害,都考上大学了,毕业了做什么工作啊?”“你们还在老家盖了房子啊,现在盖房子可不便宜噢!”

农民工夫妻不简单,在南宁、海口有两套房,在老家还盖了一栋。

我瞬间对他们感兴趣了。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会有那么多房子?

03

原来,南宁的房子是他卖给儿子的,5年前买的,当时只要5000多元一平。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按照常人的观点,农民工不是弱势群体吗?哪来那么多钱呢。

农民工师傅做的是贴砖装修工。最近几年,工钱涨的比较快,所以,收入不菲。10年前,工钱普遍是3-5块钱一平米,现在足足涨了10倍不止。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因为他手艺好吧。

有次看到吴晓波的一篇文章,文章说,在经济学上,这是一种“成本疾病”。

“手表、冰箱、空调、洗衣机、汽车等制造业属于进步部门,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制造成本也快速下降。”

这些领域劳动效率的提高,将间接带动停滞部门工资的上涨。

贴砖装修工等手艺活属于停滞部门,收入高也是自然而言的事情。

比如,时不时暴出的天价月嫂新闻,都会成为讨论热点。

但这不是,农民工师傅收入高的深层次原因。

04

农民工夫妻说,一开始在海南打工,给别人打下手,工资也只够糊口。

后来,自己出来单干,也没有什么活计,最后他说,先装修后给钱。

凭什么这样?凭对自己手艺的自信。

这样不得了,这在当时来说根本就是一个创新的举措,类似现在网购的货到付款。

搞过装修的人都知道,通常是看到邻居装修,然后问邻居师傅联系电话,接着活好的师傅不怕没有活干了。

最后,农民工师傅说,半个月前就接到了业主想装修的电话,但是我当时在南宁,无法给业主装修。问业主,能不能等?如果可以,半个月后再装修。业主同意了。

言谈间,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自信,这类似于相声行业中的“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我想起有一次在成都文殊坊,有一家卖糕点的老店,无论排队队伍有多长,售货人员都是不急不缓地卖。

问他们是不是每天工作都那么忙?

他们说,不管多少人排队,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卖,因为,我们一天只卖这么多东西。人多人少,都一样卖得完。

农民工和文殊坊的蛋糕店,不仅不愁生存,还活得滋润,因为他们有核心竞争力——手艺、技术和工艺。

05

旁边的退休教师大姐对农民工夫妻说,你们工作那么赚钱,带有徒弟了吗?

农民工师傅说,带了,也跑了几个,现在好些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

做泥水工,是个脏活,砌砖,搬沙,调浆等等,每个环节都耗费体力,可以说手没有干净过。“但必须亲自去做,机器代替不了,这是熟能生巧,是要靠点技术的。”

度过这个阶段,就轻松多了,100平米的房子,我们两公婆10天左右可以做完,地板加墙砖的平米数累积起来,大概会有150平米这样,收入6000千多元。

退休教师大姐说,一块砖你们几分钟可以贴完,难怪那么快啊。

农民工师傅笑笑不说话。

我想到了一个调侃。“羡慕球员,打几下篮球,就赚了几十万;羡慕医生,手术刀一滑,就赚了几千块;羡慕理发师,剪刀一挥,就赚了几十块。”

这多少有点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味。

要这么说,张大千、徐悲鸿寥寥几笔的一张画还几千万呢!

我想说,拜托,给你一个篮球,你能打NBA?给你一把手术刀,自己割个双眼皮吗?给你一把剪刀,你能自己剪头发?

我们应该尊重别人通过多年积累换来的精湛技术和宝贵经验,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06

有一本书叫《异类》,它的作者格拉德威尔在调研、考察、统计、分析数千名“顶级大师”后,得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无论是谁,从事何种行业,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都至少经过1万个小时的专业训练。

一万个小时有多长?

每天训练6小时,一周训练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10年!

就连达·芬奇、莫扎特这类神童也概莫能外,更不用说想要崛起的普通人了。

这位已经在装修行业浸淫了20多年的农民工师傅,已经不止在自己的领域里工作了1万个小时了。

前几天刷微博,一个博主对优秀的人的定义是“靠谱”。我在想,对家庭靠谱,对工作靠谱,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也许,我们是许多人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吧。

农民工夫妻身上给我的感觉就是“靠谱”,所以他才敢“先验收,再收款”,他才可以让业主排队找他装修。

对于一个靠谱的人,他赚钱,他应该。

每一个靠谱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厚待。

相关文章

  • 一对有三套房的农民工夫妻教我的事

    01 前阵子,我经历了一次酸爽的火车出行。 我来到座位前,看到一位师傅正把他的脚放在我的座位上。脚丫子朝天翘,看起...

  • 101-薛大猫-小作业2

    深夜加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对夫妻 路边有商务区正在建设,两夫妻看穿着应该是在工地里打工的一对农民工夫妇,彼时妻子...

  • 习得一个新概念“异化”

    一对夫妻,在房价暴涨前夕买了一套房子。因为房贷压力不大,夫妻俩的收入远高于日常支出,所以夫妻俩手上多了很多闲钱。 ...

  • 新型炫富

    快别说你有几套房子,你有啥豪车,你有多少存款啦! 一对晨跑的夫妻说,咱们比一比你没有啥。 我没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

  • 《女人如水》故事概述

    罗素和刘敏,是一对刚从广州打工回乡的农民工夫妻。四十多岁的年龄,为了他们三年后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一刘星,决定回到家...

  • 别做事后诸葛亮。

    晚饭后在小区散步,有一对夫妻恰好走在我的旁边,只听那个女人在说: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傻,几年前投资买了一套房,房价...

  • 隔壁住了一对夫妻!

    隔壁有两个房间,一屋住了一对夫妻,另一屋也住了一对夫妻! 一对夫妻每天下班都会叽叽喳喳的一起做晚饭! 一对夫妻相对...

  • 新时代的孩子

    “什么阶层?”一丝不苟的西装中年,问旁边一对局促不安的夫妻。 “农民工,我砌墙,她帮我拉灰。”瘦小的男人说。 “这...

  • 你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是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

    你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是既害了孩子又害了 文/拂香 01 宁波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卖掉三套房子给儿子还债,还欠600...

  • “临时夫妻”是道德丧失还是生理需求

    农民工由于在长期在外地打工造成的夫妻异地而无法同房,“临时夫妻”也就诞生了,是农民工生理需求和精神空虚的产物。 图...

网友评论

  • 你健康我快乐_61fc:每一个靠谱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厚待。
    温音宁:@你健康我快乐_61fc 生活厚待努力的人
  • 你健康我快乐_61fc:无论是谁,从事何种行业,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都至少经过1万个小时的专业训练!
    温音宁:@你健康我快乐_61fc 太正确了 至少一万小时
  • 箽四四:行行出状元,做装修是挺赚钱,也辛苦
    温音宁:@箽四四 做到顶尖的都挣钱
  • 茹_6bf9:天才一万小时定律,我们很多人知道却做不到!所以成功路上并不拥挤,能开始的人不多,能坚持的人更少
    茹_6bf9:@茹_6bf9 我也是最近学习才知道这些理论,自己的践行却没有贯彻落实,在调整自己中
    温音宁:@茹_6bf9 说的很有哲理:+1:

本文标题:一对有三套房的农民工夫妻教我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in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