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位同事,是位家中有锅物无数的广东姑娘,我曾经两次去她在上海的家里,吃她亲手煲的汤做汤底的火锅,并且吃前有汤中的鸡肉鸡骨开胃,吃后有同样亲手炮制的广式甜品消食,每次我都空着肚来、扶着墙归,并且记得第一次有虾蟹,第二次有手打潮汕肉丸,满满的都是“不是我家、胜似我家”的意味。
第二次在她家吃完火锅的次日,我便又想念起家宴火锅的味道,和ll修完电灯、装完空调风风火火赶去超市和菜场,从底料买到蘸料,从鱼片买到鸡腿菇,总算买齐了。再次日,用昨晚的汤底煮面,打个蛋、拌点酱,变成了美味早餐。
去年元旦回郑州,我也约了我几位好朋友一场火锅趴。跟老妈提议的时候,老妈还说,还要去超市买这买那多麻烦!直接去火锅店多省心!但是我还是约她们到了我家。有调酱料特别出众的小r,也有特别喜欢甩烩面的小n,火锅味道搭配老妈亲手酿制的葡萄酒味道,一热一冷,冬日良品。
今年还没有到元旦,她们几个就又约了一场火锅趴在小n家。我不在郑州,便与我微信视频,简直直播全程。一会儿干杯,一会儿合影,仿佛我已经从手机里钻出来似的。我在上海,我也开了瓶啤酒,笑到快要哭出来。
其实与家人在家很少吃火锅,也许是因为冬天不够冷、对暖暖的汤物不够有欲望,记忆中的几次都是小时候。和朋友也就上面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次。
但是在我的概念里,这种事情哪怕一年只有一次我也满足了,无需多吃,吃多易腻。无论家人还是朋友,我知道我与你们遥远,一年只用给我一次火锅的时间,我们便能毫无距离。
借着这大好冬日、大冷天气,围炉而席的我们能生出比火锅还有温度的东西:
愿宽粉在你捞起来的一刻熟得刚刚好;
愿肥牛肥羊们来世也能成人与我们一起品尝世间美味;
祝今天的丸子淀粉少少;
祝你我明天再见还如金针菇般初心不变。
这些都在我们面前的蒸汽里不容易发觉,而容易看见的是,蒸汽后面你手舞足蹈的欢愉和你谈笑风生的眉眼。
与几位故人,食一场火锅。
从“你快来吧顺便带点xx就差xx了”,到“外面冷不冷快到桌边暖一暖”;
从因家中没有鸳鸯锅而为底料用清汤还是麻辣争论不休,到“给我尝尝你的酱料这什么啊好好吃”。
我知道,你的爱,就隐藏在方才你为我夹的鸭血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