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0f5390bcb2e607ca.jpg)
为了完整呈现阎连科长篇小说创作的丰硕成果,在这一期中汇总了另外三部作品:《生死晶黄》的主人公大鹏是一名忠厚老实的农民军人。当他遇到核裂剂泄漏时,他因内心的农民意识而选择了退缩,并因此受到军队处罚,被开除了军籍。回到家乡后,大鹏发现家乡早已没有了他的立身之所——没有土地,没有工作,甚至人人都看不起他。为此,他想方设法重回军队,然而那里也早已不属于他了。
《坚硬如水》是一部当代的文学园地中比较典型的黑色幽默作品,作者笔触之狂放和大胆堪称惊世。表现出了一种迷茫的、模糊的抽象与具象,诡异和坦诚,狂欢与悲凄。这部小说描写了四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如狂飙一样掀起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描写了那个特定的背景下人们畸形扭曲的甚至变态的人生、人性、欲望、追求和贪婪。
小说主要讲述了二十年前那场荒诞不经的革命历史变态岁月里,一对沉溺情欲的男女一边肆无忌惮破除“四旧”,一边在不同场合疯狂做爱,革命是情欲的催化剂?情欲是革命的导火索?在那个全民族人都所共有红色梦魇中人性的“原欲”霎时变得那么触手可及,前一刻还在权欲和性欲里面狂舞,后一刻就成为权利社会血的祭品,阎连科式的黑色幽默,诡谲多变犹如暗夜中一朵绚丽的红色牡丹,揭开那沉沉黑幕中狂乱而血腥的一角。
本书并不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忠实地描写现实中纯粹的、常态的现实生活,而是借助于浪漫主义的方式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情史的原始内涵——人(也可以称为动物)的与生俱来的生物欲以及催化并加强这种生物欲的社会欲。但是,作者的这种浪漫主义是无奈的、悲情的、狂野的、奇诡的,因而书中男女的情爱(性爱)也带有了变态的疯狂和浪漫,而助燃这种情欲的社会欲(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当然变得无德性、无理性甚至无人性。本书语言冷峻中不乏亲和,人物虽具体但更显抽象,风格则幽默中夹裹苦涩。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645e4fda17596ec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4a187040e66927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216d65e01abef22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741b2831be8dc8a0.jpg)
有一天,作家阎连科偶然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讲的是中年农民工李撞与北大女研究生李静的爱情故事。他找到顾长卫、蒋方舟等人商量,想把它拍成一部电影,几人一拍即合。
为了写剧本,阎连科进行了一场田野式的调查:回到家乡采访李撞和乡邻,又在北京找到李撞的儿子、工友和李静,还查阅警察办案的笔录。在调查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不断推翻、不断更新。
关于李撞与李静的纠葛,李撞的说法是这样的:工友麦子与他打赌,“如果与李静约上会,给你2000块”,为了钱,他对李静纠缠不休;到了麦子那里,则变成李撞看上李静家有钱,企图勾引她,之后财色双收;而在女主角李静的口中,起因是李撞拾到她的钱包之后归还,她觉得这个人实在淳朴,两人一来二往有了感情……
最终,阎连科写成的剧本《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与最初设定的“讲述李撞和李静的畸恋”不同,是另一个版本:李静因留京不成深受打击,和院长提出愿意接受潜规则被拒,之后举着“走近我,速求共眠”的牌子以示对抗,正好遇到李撞。结局是两人恢复理智,友好相处,但已没有爱情的纠葛。面对这样的剧本,顾长卫毫无兴趣,电影不了了之。
讲述了作家阎连科为名利想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拉拢顾长卫和蒋方舟,并亲自进行田野式调查,了解到扑朔迷离的故事,最终电影不了了之的故事。该书以多声部的结构与叙述,既寓言着对现实的忧虑和感知,又鲜明地显示着阎氏小说的真实与诡异,多变性与实在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cb804097e3e32f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