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设计有何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设计有何特点?

作者: 86cb636b902c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6:03 被阅读5次

在两晋、南北朝時期,中国佛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趋势,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佛寺。这時期的佛寺已选用中华传统的庭院式布局,庭院重重的,逐层深层次。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中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特色:单栋建筑在原有建筑艺术及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有卷杀、重叠、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后期出现曲脚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转,栌斗承栏额,额上施一斗三升柱头人字补间铺作,还有两卷瓣拱头;栏杆是直棂和勾片栏杆兼用;柱础覆盆高,莲瓣狭长;台基有砖铺散水和须弥座;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顶愈发多样,尾脊已有生起曲线,屋角也已有起翘;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现象,栌斗上承梁尖,或栌斗上承栏额,额上承梁;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

据北魏杨衒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時期的洛阳市总有一千三百多座佛寺,那时候洛阳市较大的佛寺为永宁寺。这时期风靡『舍宅为寺』的功德主题活动,很多王侯皇室将宅地改造为佛寺。某些在建的大寺庙仍采用塔为管理中心,周围由堂、阁排成正方形院落的合理布局。

这时期改造时通常并不大修改原合理布局,而原厅面为佛殿,后堂为讲学堂,原来的廊庑旋转,有的还保存了原先的花苑。此类设计风格合理布局更属通用性式的,变成之后简体中文版佛寺工程建筑的流行。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如果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  ASRI建筑留学

相关文章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设计有何特点?

    在两晋、南北朝時期,中国佛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趋势,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佛寺。这時期的佛寺已选用中华传统的庭院式布局,...

  • 佛历•南朝佛教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的存在和发展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当佛教发展过快过猛,特别是佛教发展在...

  • 建安诸子

    这个学期我们有了《世说新语》的课程,也就学了魏晋时期的相关背景。魏晋南北朝,又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

  • 达摩禅宗:“二入”与“四行”

    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达摩大师看到当时印度的佛教已经无药可救,觉得中国有大乘之象,于是过海来到中国来传...

  • 中国佛寺建筑

    佛教从汉代时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大地上广泛传播,并且逐渐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国...

  • 莲花和佛教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花供奉随佛教传入中国,以莲花,莲花蕾,莲蓬各一支组合形式最为常见,这三枝花在佛教中有特别的意义。...

  • 佛历•南朝民众的佛教地狱观念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因果报应、地狱受过和怀悔负罪等宗教观念也传入了中国。忏悔之法,作为佛教的...

  • 佛历•魏晋南北朝佛教讲经制度

    魏晋南北朝佛教讲经制度,不仅是佛教仪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魏晋清谈、都讲制度、格义等诸思想史问题有密切关系,更...

  • 重庆大足石刻游记(2)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以前为输入时期,东晋南北朝为传...

  • 玄奘(三)佛法在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开始发展,中国的石窟造像很多是这一时期留下的,在唐宋发展到颠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设计有何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ta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