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读《遥远的葵花地》

作者: 雪山牧场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20:55 被阅读45次

昨晚看完李娟写的《遥远的向日葵地》,感觉语言诙谐中充满了自嘲,孤独中,透着一丝悲凉,文章富有画面感,大漠的苍茫、荒凉与孤独跃然纸上,尤其写地窝子。

她成名的作品应该是《冬牧场》吧,没读过。写葵花地,写地窝子,写丑丑、赛虎(两条狗),写鸡鸭鹅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写人物:外婆、我妈、叔叔等,简洁、质朴。

作家刘亮程说,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王安忆评价李娟: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

摘抄几句话,慢慢品味。

外婆死了,一滴水消失在大海之中。一生寂静得如同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但她仍圆满完成了她的使命,作为最基本的个体被赋予的最最微小的使命——生儿育女,留给亲人们庞大沉重的个人记忆、延绵千万年的生存经验及口耳的古老流言。

是所谓生命的承接与文明的承接吧。 她穷尽一生,扯动世上最最脆弱的一根缆绳。 我看到亿万万根这样的缆绳拖动沉重的大船。

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个人。天上的云像河水一样流淌,黄昏时刻的空气如液体般明亮。一万遍置身于此,感官仍无丝毫磨损,孤独感完美无缺。 此时此刻,是“自由自在”这一状态的巅峰。

喊啊喊啊,又像在呼唤普天之下所有一去不复返的事物。又像在大声地恳求,大声地应许。孤独而自由地站在那里,大声地证明自己此时此刻的微弱。

相关文章

  • 角落 遥远 向日葵地

    遥远的葵花地在新疆一角,而我也是新疆人。在遥远的葵花地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痕迹。王安忆说:“有些语言你读一百遍...

  • 6月14日/读《遥远的葵花地》

    昨晚看完李娟写的《遥远的向日葵地》,感觉语言诙谐中充满了自嘲,孤独中,透着一丝悲凉,文章富有画面感,大漠的苍茫、荒...

  • 葵花地

    播种者的无知和无能,大概都来自于天地。 姑娘的葵花地刚开花盘不久,天气就开始变冷,急死了姑娘。好在后来天气回暖,希...

  • 想念爷爷做的芦花鞋!

    这几天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看到葵花的爸爸落水,失去生命;看到葵花没有人收养葵花,只有最穷的青铜家愿意收养她;...

  • 眼前的葵花地

    学校里是有葵花地的。今天考完试,在去往食堂的路上偶然发现。但也算不上是葵花地,因为只有五六株的样子。就想起了李娟的...

  • 读《遥远的向日葵地》

    文|木君 读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纯属偶然,是书友林兄的极力推荐,是那句"想一口气读完它"让我以飞起来的速度让这...

  • 读《遥远的向日葵地》

    读《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确实感到震撼,不是说有多么华丽的文字有多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简单单就是母亲为了...

  • 比向日葵地更遥远——读《遥远的向日葵地》

    《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我看完很久了,她的其他的书——《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走夜路时...

  • 妈妈和葵花地

    2021.6.24,监考,七年级的现代文课外阅读是本土作家李娟的《遥远的葵花地》,这篇文章里熟悉的生活一下子触动了...

  • 读《青铜葵花》

    今天下午有点时间,就翻开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如痴如醉。青铜虽不能开口说话,他的心里却是什么都明白。特别是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月14日/读《遥远的葵花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j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