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记——臣

作者: 晓暐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5:13 被阅读139次

臣,事君者,象屈服之形。“臣”字整体形态为扁形,欲左右伸展,却又迫不得已而收。绝不可拉长、写高。

楷书首笔为竖,切锋向下,略向左斜,垂露收笔,起笔慢,中间快,末尾又慢,节奏分明,心中有数。图中我写的左竖中部,明显墨淡,头尾墨重,是中间快行而墨无暇渗留之故,加上此纸纸性偏熟,纹理不匀,墨有时随意洇染、不受拘束,有时滞留不前、失去方向,显得笔画很不光滑,有“离离原上草”之感

第二笔是短横,露锋入笔,找准位置关系,点竖一带而下,引出横折,中间的布白,要协调上部的间距,宽了窄了,都是败笔。中部两横为什么不和左竖实接呢?古代书家也很少实接,最多也就是一横虚,一横实。实接的话,字的中央密不透风,伏天的中午紧闭窗牖,闷着身子,并不舒爽。写字也要玲珑剔透,南北通畅,临风志清,符合自然。

纸性不好,墨不受拘束

最后一笔中横便要实接左竖,古代书家也有不接的,但大都有行楷笔意。就工楷而言,实接为好,字的终笔,而且此横还处在下部,搞的太虚了,字儿的根基不牢,虎头蛇尾,不够端庄自信。写字的节奏一定要有,到终笔时更需凝神静气,找好节奏,不叫失了神采。

依据楷书的体势

行草书时,这个字可大可小、可重可轻,方圆均可。草书的样子和楷书、行书已经没共同点了,但从笔顺的意境来看,是楷书快写的最佳路径,古人的研究已经登峰造极。因此,草书作为独立的书体,对它的学习,我是近于背诵的,一边写一边使劲记,不到熟练的程度,出去旅游度假一月回来,绝已忘记!

松下来才有力量

“临风”二字的小章法,有些位置不够妥当。

果断才能光滑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法笔记——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ee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