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五年(1640年)接受喇嘛大师的“建随方白塔可使国家一统”之言,在盛京城距中心庙等距离的四方,建四塔四寺以威镇四方,护国佑民,五福齐来,经过五年在顺治登极的第二年(1645年)建成。四塔形制完全一样,均为藏式喇嘛塔,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高为24米,塔南侧均建寺庙以佑持。
“南塔广兹寺”为“四塔四寺”之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与文翠路交汇处东北角。南塔位于寺院的南侧,塔体通身为白色,塔高26米,是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由长15米的方形束腰须弥座构成,四角嵌有石柱,雕有宝相花、西番莲等纹饰,四面都雕有宝盆、火焰、雄狮;塔基上座为白色鼓腹宝瓶式椭圆形塔身,塔身上阔正南面有三朵莲花浮托的佛龛,内供佛像,后经修缮时改为“十相自在”,周围刻有琉璃云珠;塔身上部有笋状十三层相轮,顶端为青铜铸造的塔刹,由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火焰围绕衬、悬风铎等组成。
原来南塔附建的“广兹寺”在塔体北侧,原占地9700平方米,建有大殿,碑亭、钟鼓楼、晾经楼、禅堂、门等数十间。乾隆八年御书“心宏彼岸”匾额恭悬正殿,正殿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供民众求祈保佑、免灾却病。“南塔广兹寺”历经沧桑,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作俄战争,古寺部分被焚,于民国六年(1917年)经达喇嘛隆旦加卜重修,后来又逢“十年”动乱,寺院屡遭摧残,无数珍贵文物被抄得荡然无存,毁寺逐僧,仅孤塔幸存。
1985年,政府维修时,更换了南塔塔刹,建了三间青砖瓦房。2006年至2007年,又对塔身和殿堂进行了修整,盖了新的庭院山门等,南塔东侧的围墙之外已经被开辟成了南塔公园。2003年南塔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塔公园于1989年开始修建,1992年竣工。公园占地面积为5.2万平方米。这所公园以生态园林和休闲运动为主。
公园的西北角矗立着著名的清初四塔之南塔,但有围墙相隔(我不太明白:当时设计者为什么不把南塔规划到公园之中,重建广慈寺?现在南塔占地局促,广慈寺是不伦不类的几间小平房,山门开在偏僻的小区胡同里,而南塔公园不包括南塔名不副实,也缺少历史底蕴)。
沈阳市佛教协会会长于2007年(佛历2551年)撰写的《南塔广慈寺考记》,记述了南塔的兴衰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