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被学区领导要求去市里一所小学参观学习,全体老师都要参加。
一直以来,我都是对听讲座,外出学习都抱着很大的兴趣,因为我觉得只要走出去,只要走心,无论讲座,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总会或多或少地学到点东西,有助于自己的成长,视野的开阔,眼界的拓展。
但是,今天的学习从心里是反感的,因为领导安排了会场就坐的位置。从安排的结果看,明显是将每个辖区单位的中层领导安排在靠边的位置,目的当然是盯着老师们,不让随便离开。
一个团体组织活动,如果不考虑效果,连保证出勤率都要费尽心思来解决,这样的团体活动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想法:对于近几年的培训,讲座,业务学习,甚至出公开课,优质课比赛一类的业务活动,到底会有多大效果,需要看参与者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那些愿意成长自己的人,即使不参加活动,也会在平时工作中留心学习,慢慢让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而那些不愿意成长的人,即使参加这些活动,即使专家团队讲的再好,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难以入心。培训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走马观花地走过程,根本起不到培训的作用!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带学生的感觉,其实是一样的。
好在,今天的讲座中还是有收获的。大家都觉得淄博市张店区文苑学校的张利平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用切身体会讲了自己从教三十二年的一个个教育案例,分享了自己的心灵成长过程,和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很接地气。
至于第一位市区某老师的讲座,和学区某领导的讲话则似乎都是跟张老师的讲座是对立起来的,让人感觉很别扭。
对张老师的讲座《追索智慧——在感悟中成长》确实让我有诸多感触,其中感悟最深的是她说的《中庸·第二十章》里的这句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我百度了一下译文:
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
这段话对我们自己的学习以及对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都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好在,周日这一上午的活动还算有所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