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宗教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人生其实不长,你打算选择什么作为信仰?

人生其实不长,你打算选择什么作为信仰?

作者: 睡午觉的猫儿 | 来源:发表于2016-04-21 23:18 被阅读3484次
平淡又枯燥的人生中,如果你真正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关注,你就会明白,你还有其他的选择。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是一本很精致的小书。内容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毕业典礼演讲,也就是20多分钟的视频内容,读完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可读完并不是一个结束,反而是一段并不轻松的思考,一份也不轻松的情绪的开始。

这个演讲,从水的故事开始,说到信仰,说到自我意识,说到我们理所当然但并不自知的自我中心,说到我们每一个重复单调枯燥有麻木的每天成人生活。

它对我的触动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能这本文字里读到自己,读到自己的烦躁,读到自己的困惑,还有我们时不时可能会有的对生活的意义有所怀疑的思考。

你以为的你的信仰,或许并不是你的选择

1,信仰  ▏为什么有人信上帝,有人不信?

作者说了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在阿拉斯加的酒吧里,有个一个信徒和一个无神论者在争论上帝是否存在。

无神论者说,我不相信上帝,也并非全无道理。他曾被困暴风雪中,并向上帝祈祷,大喊,“上帝呀,如果你真的存在就求求你,否则我就死在这里了。”

信徒很困惑,那你现在活得好好的,难道还不信?

无神论者说,“当然不信,我活下来是因为有两个爱斯基摩人碰巧路过,引导我回到营地的方向。”

我在美国交流的时候休过一堂宗教课,叫“信仰与非信仰”。全课通篇就在讨论有信仰的,不信仰的,怀疑论者对于同一个问题都是怎么争辩的,以此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信仰的分歧。

我顺着这个故事读下去,发现,居然和当时我当时课程的结论是一样一样的。

作者说,两个人若是拥有两种不同的信仰模式,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从经历中获取意义,即使是一模一样的经历,他们也可能收获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认同,常常同时存在,没有哪个绝对正确哪个绝对错误,而且,这两者的看法的共存并不冲突。

简单地说,信仰或者不信仰或者怀疑者的信仰差异,并不是纯粹客观因素造成的,都是各自思维的选择,而这种思维的选择来自于纯主观地从自身的经历体会思维得到自己的结果。因为他们选择要这么认为,然后他们眼中的整个世界都是自己信仰的证据支持。

所以,究竟有没有上帝,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为。而我们如何认为的差异,并非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而是作者说的,“我们自然而然的自我中心意识。”

这种意识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是我们出生起就存在的默认设置。”换句话说,你的行为,你的认知 ,你的选择,你的一生都是基于你自身的思维情感和经历。“即使他人的思维和情感以某种方式与你相交融,但你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才是最直接最迫切最真实的。”

所以,你以为的你的信仰,或许并不是你的选择,很可能是你的“默认设置”的自带结果。

全世界的人都挡住了我的去路,这些挡路者都他妈的是谁啊?”

2,自我中心的默认设置  ▏为什么每次堵车排队你都烦躁?

如果你说,好吧,就算信仰是默认设置是自带结果,那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就好像当时上那堂“信仰与非信仰”的课一样,大家都会觉得,好吧,那又有什么用呢?当然是有的。因为这种“自我中心”的默认设置,不仅仅存在于信仰,信仰只是一个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的例子。我们的生活里,每一天,每一刻,它都存在,只是我们并不曾意识到。

就像书的开篇,老鱼问小鱼,水里怎样?小鱼感到很困惑,“水是什么?”

我们的生活,大部分时候,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和思考的结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被这种“自我意识”牵引。

比如,堵车时、结账排长队时,你是不是很自然地烦躁不堪,觉得“凡此种种都是针对我,针对我的饥饿、疲惫和回家的欲望,并且,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恰好挡住了我的去路,这些挡路者都他妈的是谁啊?

我们就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和生活的,我们甚至没有做过任何选择。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无法做出任何选择,也不表示,我们不应该试着做出其他非默认设置的选择。

比如,大部分人都暴躁的时候,总有些人就淡定,总有些人情绪很稳定,他们甚至早就为要排长队等待做好了准备,他们把握着这碎片的时间给家人发条短信,和朋友确认约会,重新安排自己的日程表,或者记几分钟的英语单词。或者,有些人就能在被激怒的时候,依旧保持冷静从情绪中抽离出来,用理性地方式把问题解决掉。就是我们俗称的大牛和情商高。

是啊,也总有人,不按照这些默认的模式走。

首先他们能够感知“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有了愤怒的情绪,意识到自己的默认设置,意识到即使这一刻的情绪在说“见鬼全世界都在挡我的去路”,而情绪说的话并不是事实,这只是我们的默认设置对事实进行的解读。先认出它,然后再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

我们不用纠结着去苦恼或者事后懊悔,为什么我会这么烦躁,为什么我会这么冲动。因为这是我们的默认设置。我们无法摆脱它,它将伴我们一生,在每一个我们不曾可以去自我意识的时刻。我们只需要每一次,每一次想起的时候,每一次清醒的时候,试着去告诉自己,我还是可以有我的选择。就像《自控力》里说那样,“当你意识到,你并不能完全自控,你就拥有了可以自控的基础”。这样,我们才能逐渐逐渐,获得更多的自由。

如果你做到了,那就像作者说的,你就学会了真正的思考。

如果你真正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关注,那么你就会明白,你还有其他的选择。这也就是真正教育的自由,以及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的自由:你会有意识地决定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由你来决定信仰什么。

而这,也是作者认为的,教育的使命和价值。

人人皆是信仰,我们拥有的唯一选择就是选择去相信,去信仰什么。

3,教育的真正意义  ▏你来决定信仰什么


关乎于真正教育的真正价值,与成绩无关,与学位无关,而在于一种自觉——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必要的。这种自觉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这就是水。”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难以想象。这也就印证了另一句陈词滥调:你们的教育真的是一生的事业,而且始于现在。

这是作者的结尾。这也是他站在毕业典礼台上,对着将毕业的学生们的寄语,也是作者认为的人文教育的真正意义。

然而读到这里,我并没有一种特别愉悦或者欣喜的心情,因为我们的教育,或者全世界的教育,都尚未能承担起这份重任。当然,还有我们自己。在这漫长的人生中,我们都未必有把握说自己一定能承担起保持自我知觉的重任。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有选择,选择去相信自己可以不停止地尝试,尝试断地自我教育,尝试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我意识。我们的差别,就源于我们的选择以及我们选择的信仰。

书里说,“在成人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沟槽里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有神论,也不存在什么游无所幸,人人皆是信仰,我们拥有的唯一选择就是选择去相信,去信仰什么。

人生其实不长,你会选择什么作为信仰?

PS: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的解读,并不一定就是这本书真正或者全部想要表达的。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也读一读,或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在我们身边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这就是水。”

相关文章

  • 人生其实不长,你打算选择什么作为信仰?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是一本很精致的小书。内容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

  • 其实人生不长

    人生不长,可是人心不足,欲壑难平,似乎这山望那山,想这样又想那样,总觉得很多事都来不及做,很多人都来不及记得,捉急...

  • 伦信仰

    伦信仰 人活在这个世上,其实每个人都有信仰。没有信仰,那是禽兽,只知道为活着而活着。什么是信仰?信仰其实就是人生价...

  • “信”

    你有信仰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觉得信仰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我其实还挺想有某一种信仰的,我认为信仰,是一...

  • 1237

    橘子说:“人生,内心就是信仰,灵魂就是图腾。你把内心修成什么样,你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别总说命运在上天手里,其实...

  • 今日春分,希望所期待的美好如期而至

    人生就是道场,内心就是信仰,灵魂就是图腾。你把内心修成什么样,你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别总说命运在上天手里,其实你...

  • 浮生摘|《非对称风险》书摘20

    Skin In The Game 信仰其实就是一种认识论 选择某种信仰就是选择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信仰其实就...

  • 人生、选择、信仰

    一、关于人生 (1)人生就是一场不可抗拒的前行。 (2)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 困惑是我的诚实,寻...

  • 父母是不能选择的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父母不能选择。不是吗?你可以选择信仰,你可以选择方式,你可以选择进退,你...

  • 我想给你写封信,美好时光

    其实人生并不长,活到八十岁也就三万来天。或许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我还有永生的盼望。但即使是复活之后,也并不再是现在...

网友评论

  • 尔而耳儿:mark,还没看,但感觉会不错,先收藏
  • 姜公子:曾经一位老师调侃我们随口就说什么毁三观,然后他问我们什么是三观,我们的三观是什么。也许在这三观尚未确立之前,信仰也是很难存在的。
    睡午觉的猫儿:@姜公子 这样轻松些吧。唉,不过其实随波逐流事实上并不轻松。
    姜公子:@睡午觉的猫儿 即便三观不稳定也没什么,问题在于好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三观是什么。也可以说压根就没有观~~
    睡午觉的猫儿:@姜公子 感觉三观稳定,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 一汪清泉: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唤醒。唤醒人们的精神自觉!
    睡午觉的猫儿:@一汪清泉 :+1:
  • EagleChen:读完了,还是不知该信仰什么?是要理性选择处事方法吗?
    EagleChen:@EagleChen 这么一说清楚了,但宗教信仰对人的影响很大的。估计大多数都是无信仰者(有的虽入了党但未必处事都凭借信仰)。依然谢谢你
    睡午觉的猫儿:@EagleChen 好像有些啰嗦...不知道是否表达清楚了
    睡午觉的猫儿:@EagleChen 我觉得,其实信仰什么都可以。只是,每一种信仰,或者说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会是完美的,都不会让我们完全满意。比如信仰权利,美貌,金钱等等,不仅仅只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但每一种信仰或者说价值观,都是我们的选择,无论我们是否有意为之。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反应。我的理解是,作者希望我们能在生活中保持自我意识的知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反应(有一些是既定的,比如烦躁,是本能反应,改变不了,只能不断去意识它),认识它们,认识自己,然后可以有选择地重新构建自己的反应方式,还有我们的生活。
  • 好奇的小强:猫老师,我想请教一下,如何识别内心的“默认设置”和“非默认设置”。默认设置并不一定没有用。非默认设置并不一定有用!PS:我认为猫老师你的题目与主题不符。我感觉应该起自我意识受什么因素影响
    好奇的小强:@睡午觉的猫儿 有些观点还是可以看到 但是还是觉得跟文章的题目有有些偏离 至于起什么样题目 也许我考虑的因素太少了…
    睡午觉的猫儿:@好奇的小强 矮油,自我意识受什么因素影响,感觉要进行科学研究了唉~~好似木有讨论到这么科技层面呐~
  • 山下一人在堆土:清楚了好多
    睡午觉的猫儿:@简单点说嘿嘿 :relaxed:
  • 0ad0834e7328:点赞👍
    睡午觉的猫儿:@小付哥23 谢谢:smile:
  • 牛瑞华:真有条理 受益匪浅
    睡午觉的猫儿:@牛瑞华 谢谢牛老师:smile:

本文标题:人生其实不长,你打算选择什么作为信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atrttx.html